2017年渭滨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14:57:22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0日在渭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渭滨区人民政府区长苏少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紧扣重返五强区目标,加压奋进,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增长8.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亿元,同口径增长10%;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7亿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758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62元,增长11%,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积极应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稳增长,设立2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出台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八条措施,全面深化“双千”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重大问题65件。宝桥高锰钢辙叉生产基地等39个工业技改项目顺利实施,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渭滨工业基地科技创业大厦和4栋标准化厂房主体完工,通力药玻拉管炉改造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亿元。

第三产业增势强劲。总投资42.5亿元的48个商贸升级项目进展顺利,建成神农生态烧烤园等4个夜间经济示范点,新入库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0户,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亿元。茵香河文化旅游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启动实施,茵香水镇建设过半。全年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5亿元。互联网产业园新入驻企业60户,荣获全省网络经济优秀园区,互联网大厦主体完工,邮政电商创业园顺利运营,全区互联网企业经营收入突破10亿元。

城乡面貌显著改观。总投资200多亿元的2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实施,陈家村、赵家庄整村改造进展良好,银河E时代、建工花园等项目顺利推进。宝兰客专、连霍高速征地拆迁任务基本完成,累计拆迁18.6万平方米、征地2721亩,清姜河“一河两岸”治理整体推进,渭河河堤建设全线合龙,新修绿地游园6处。城市“五拆”工作累计拆除违建、临建6.5万平方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实现全覆盖。

脱贫目标全面实现。创新实施“3+N+1”扶贫机制,新建整修农村公路32公里,四家坪整村搬迁稳步实施,惠及100户的明泉村移民安置点整体竣工,完成360户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建立“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配股到户、保底分红机制,实现贫困户中蜂养殖全覆盖。设立1000万元医疗救助专项扶贫基金,为贫困户免费体检和疾病治疗,并全部办理家庭综合保障商业保险。金融支持、教育助学、财政兜底等脱贫措施同步发力,全区11个贫困村、3979名贫困人口在全市先行脱贫。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金陵小学改扩建等25个教育基础改善项目如期投用,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全省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全国“救急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惠民补贴“一卡通”全面推行。烽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竣工投用,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城区智能监控项目启动建设,建成各类消防站143个,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监察审计、气象档案、人民防空、民族宗教、金融处非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十件实事顺利完成。累计投入9.5亿元,拆除农村土坯房3497户,新建住房1322套,建成保障性住房3692套。烽火中学综合楼、姜城中学艺体楼等教育基础项目竣工投用,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1个。清姜河市区段截污治理工程全面竣工,新修改造滨河南路等城区道路10条,完成国道巷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39个村环境综合整治、18个城乡基层阵地建设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经二路街道社会管理一体化平台试点推进良好。

各位代表,一年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本届政府各项工作圆满收官,“十三五”开局良好。回顾五年历程,充满奋斗,更具收获。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促转型,经济发展实现速度与质量“双优化”。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15.2亿元,年均增长21%;累计实施重点项目612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58亿元,年均增长38.4%;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011年的1.5倍,保持全市第一;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1.4%,其中税收收入占到近8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1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11%,荣获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区域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城区第六位。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强基础、抓改造、提品位,区域环境实现硬件与软件“双加强”。累计实施旧城改造项目67个,开发改造面积190万平方米。完成经二路等5条主干道路提升工程,新修改造城区小道路43条、集贸市场13个,新建农村道路111公里、人饮工程31处,在全省率先基本消除农村土坯住房。新建绿地游园18处,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石坝河、瓦峪河治理成为全市样板。率先建立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机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城乡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办实事、惠民生、创品牌,公共服务实现基础与品牌“双提升”。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4亿元,超过财政总支出的80%。率先建成食品药品、集贸市场、网上政务大厅等信息服务平台,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居家养老、流动人口服务等社会管理新机制全省推广,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走在省市前列。一举建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全省药品安全示范区、“双高双普”合格区,连续五年荣获全省信访“三无”区,公众安全感稳居全省城区前列。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转职能、抓改革、促公开,自身建设实现作风与效能“双改进”。率先在全市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六五”普法全面完成,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92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政务公开力度加大。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程类项目招投标和政府投资类项目监督审计等一系列新制度、新办法,公车改革经验在全省交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干事创业抓落实能力显著提升。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奋斗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不懈抓项目,加速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持续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坚持不懈抓民生,尊重民情民意,织密民生网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始终把高效服务作为第一保障,坚持不懈抓作风,提振精气神,增强执行力,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肩负使命,奋力前行,渭滨的发展振奋人心,渭滨的变化有目共睹。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全区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结五年工作实践,我们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很多。主要是: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体量较小,转型升级、优化结构任务艰巨;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城市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群众对民生改善的期望与财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政府系统干部解放思想、比拼争先的意识不强,工作创新力度不大,主动担当抓落实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渭滨爬坡过坎、转型突破的攻坚期,也是我们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机遇期。放眼新形势,机遇和挑战同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大,“三个陕西”建设加力提速,宝鸡关天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为渭滨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转型注入了新动力。同时,经济下行、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给我们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带来很大压力。面对新发展,优势与短板并存。与周边兄弟县区相比,渭滨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处于领先地位,但工业提质增效步伐不快、增速趋缓,商贸旅游产业支撑拉动能力不强,加之区域发展空间严重受限,主城区优势逐步减弱,大项目承载难,加快激活存量、扩大增量,构建经济发展多元动力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要我们把困难估计得更足,把机遇把握得更牢,把工作做得更实,就能趋利避害,厚积薄发,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突破发展!

区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突出改革创新、转型突破、追赶超越“三个主基调”,打造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四个升级版”,重返巩固五强区,率先全面奔小康,努力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区。

落实以上思路目标,区政府将立足“四个围绕”,做好“四篇文章”,打造“四个渭滨”,在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区的进程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围绕“激活传统产业保现在,发展新兴产业保未来”,做好发展富民文章,实现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提升。激活传统产业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力争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发展新兴产业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和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产业,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商贸业态优化提升,加快打造丝绸之路沿线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每年启动2个城中村整村改造、5个旧城改造项目,实施重点项目不少于200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现“四个百亿”目标。力争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均达到10%以上。区域综合竞争力保持全省前列,群众生活富足感不断提升,努力建设实力渭滨。

——围绕“率先脱贫奔小康,民生保障走在前”,做好实事惠民文章,实现民生事业与文化建设同步提升。准确把握民生需求,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积极实施13年免费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网络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文化先进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先进文化。探索建立防止返贫机制,确保脱贫群众同步够格奔小康。公共服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让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增强自豪感,努力建设人文渭滨。

——围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主城区”,做好品质怡民文章,实现生态环境与城乡建设同步提升。坚持完善功能和改善环境并举,持续抓好城乡道路、绿地公园、公共停车场和环卫设施等十大基础提升项目,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高标准实施渭河支流综合整治,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城市精细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常态化,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力争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3.3%,城镇化率达到86%以上。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舒适感大幅提升,努力建设美丽渭滨。

——围绕“公共安全信息化,社会治理法治化”,做好善治安民文章,实现民主法治与社会治理同步提升。牢牢树立法治思维,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创新和扩大基层民主,争创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区。全面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建立高效便捷的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舆情引导,健全各类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努力建设平安渭滨。


2017年重点工作


根据区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核心,突出追赶超越、争先进位,强化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实施工业升级、商贸提档、旅游突破、扩容提质、收入倍增、开放创新和民生优先“七大工程”,奋力开创最具幸福感城区建设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不低于9%;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以内。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工业升级工程,厚植装备制造新优势

壮大集群规模。全面落实工业强市“1553”行动计划,细化我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八条措施,推进“双千”活动长效化。支持驻区大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抓好总投资100亿元的48个工业技改项目,重点推进7107厂航天产业基地、宝桥城轨交通产业园升级项目,全力保障宝光太阳能集热管生产线等项目尽早建成投用,推动宝成等企业军民融合、合作共赢,整体提升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石油装备、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设备、有色金属加工六大支柱产业集群竞争力。

提升园区效益。增强渭滨工业基地承载能力,新修改造兴渭五路等园区道路3条,完成2.6万平方米智能化厂房建设和招商,加大烽火通信车项目建设力度,建立入驻企业考核办法,同步推进高家、石鼓两个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努力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组建渭滨区工业企业协会,举办4次以上政银企恳谈会、产品配套协作会,建立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平台,探索为驻区大企业建设专业配套园区,辐射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能够延伸产业链条的“小巨人”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

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重奖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支持宝光建设真空电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烽火建设通信设备与制造研究中心,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以上。支持秦川机床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北斗永汇专业无人机研发制造等项目加快建设,依托渭滨工业基地智能化厂房,建设集技术研发、创意展示、推广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国家级自主技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基地,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二、实施商贸提档工程,焕发现代服务新活力

巩固商贸核心地位。积极落实商贸业组团发展规划,探索推进经二路地下联通工程,实施经一路步行街美化亮化,引导天下汇、人民商场等商贸企业提档升级,建成汇生活广场、开元大牌集等一批高端消费点,完善经二路黄金商圈服务功能。加快神农生态烧烤园扩建提升,加速石坝河商业街招商推介,扩大夜间经济规模。推进艳阳天仿古改造等29个商贸升级项目建设,新增商业面积8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

发展新兴服务业态。以打造金陵中央商务区为目标,加强对现有楼宇的包装策划,发展总部结算中心,引进一批证券保险、法律会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企业,逐步形成区域性金融楼宇、总部楼宇。推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建成西部联创云电商产业园、宝鸡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打造10个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启动传化物流宝鸡公路港和西部华力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构筑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养老服务、文化演艺4个特色功能板块,不断拓展新兴服务业态。

做大做强互联网产业。推进“互联网+”战略,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系统集成、网络中介等信息服务业,完成VR/AR技术展示体验中心主体建设,引进2-3户成熟企业。支持西普数据建设网络实时数据平台,鼓励力邦软件、中为网络、云蜂科技等本土优势企业资源嫁接,拓展信息服务新产品。互联网大厦投入运营,配套建成精英公寓,推行企业化运行模式,引进行业知名企业60户,推进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合。力争互联网企业经营收入达到15亿元。

三、实施旅游突破工程,打造转型发展新引擎

推进全域旅游。高水平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加快旅游业同现代工业、特色农业、文化体育、商贸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旅游名镇、名村建设,串珠成链、连线成面,打造全景渭滨。做优生态史迹、都市休闲和文化养生三大旅游板块,构筑以“炎帝故里·华人老家”文化品牌为引领,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石鼓园、茵香河、鸡峰山、炎帝陵、大散关等景区为支撑,都市特色街区、农家民俗体验、城市休闲公园等为辐射的全域旅游格局。

加快景区开发。高标准修编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成鸡峰山景区详规编制报批,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加快投资项目落地,实现鸡峰山、茵香河区域一体贯通、融合发展。加快茵香水镇、温泉花园酒店项目建设,完成景区一号路和配套管网施工,确保如意国医国学文化养生基地投入运营,积极推进石鼓山遗址考古公园建设。启动张家沟欧洲风情特色小镇和212省道景观长廊建设,改造提升沿线农家乐,壮大神农樱桃园规模,建设晁峪千亩油菜园,打造渭滨乡村旅游新名片。

改善旅游环境。创新全域旅游营销策略,精心开发寻根祭祖、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穿越探险等精品旅游产品,建成渭滨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炎帝祭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演示宣传,支持民间举办祭炎大典。挖掘姜炎、周秦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艺术团队和创作力量,打造兼具艺术水准和商业价值的品牌演艺节目,提升旅游服务文化内涵。全年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实施扩容提质工程,构建城市建管新格局

加快旧城改造。加大协调攻坚力度,启动姜城村二期和石咀头村改造,确保陈家村、赵家庄整村改造安置楼主体封顶,开发改造200万平方米以上。坚持系统包装、片区推进,抓好金陵、桥南、石坝河等区域连片改造开发,启动文化路片区拆迁,加快新建路东片区、公园路机床厂片区改造前期工作,推进锌业南苑、金色米兰等41个旧城改造项目建设,支持宝成、烽火等6户企业实施家属区节能改造,持续抓好城市有机更新。

推进基础提升。全力保障宝兰客专、宝汉高速、连霍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实施,配合市上启动建设城市轻轨和两座渭河大桥。打通一批城市断头路,改造东五路,贯通街坊路,拓宽清姜河段宝成铁路东侧路,新建城市小道路10条,疏通城市微循环。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公用设施配建,建成川陕路地下综合管廊,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5个、公厕5座,建成益门堡公交停车场,完成渭工路综合改造,确保新建路市场建成投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

深化精细管理。稳妥完成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强化街道办城市管理职能,夯实以社区为网格、小区楼栋为网底的城市管理责任。以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持续推行城市环境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开展城市管理违法行为“随手拍”全民监督活动,提前完成城市“五拆”三年任务。综合治理新建路西段、清姜路、姜谭路等地段拥堵问题,提高数字化城管案件办理质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建设美丽家园。坚决打好治污降霾攻坚战,完成6个村、6个集贸市场改炕、改灶及煤改气任务,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0天以上。实施渭河2100亩滩区治理,完成石坝河截污工程。推进清姜河水源保护项目和二期截污工程,加快“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建设。全年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努力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宜居家园。

五、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夯实农村基础。新修农村道路30公里、桥梁3座,完成10条通村公路联网工程。实施龙山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抓好3个农村饮水安全提升项目,解决1300人饮水安全问题。坚守4.5万亩基本农田红线,完成潘家湾粮库改扩建,确保粮食安全。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实施26个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完成第十次村民委员会换届,推进撤并村运行管理规范化,筑牢三农工作基础。

拓展增收渠道。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提升石鼓现代农业园规模档次,建设中医药产业园。推广蔬菜高效栽培1000亩,新增果园2000亩,中蜂养殖突破8000箱。支持中国蜜都·宝鸡蜂产品电商交易平台建设,新建果品交易市场2个,新增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个以上。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增强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巩固脱贫成效。遵循“四避开”“三靠近”原则,做好229户易地移民搬迁工作,加快推进四家坪、夏砑壑、茵香水镇3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同步做好基础设施配套。扶持脱贫户发展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中蜂养殖等增收产业,持续增加脱贫群众产业收入。落实农村低保标准与脱贫标准“两线合一”,全面实施“脱贫保”“助农保”项目,多措并举促进脱贫户稳定增收,降低返贫风险。

六、实施开放创新工程,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

提升开放水平。紧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引导本地企业走出去,鼓励宝桥、长岭等企业做大跨境业务,支持宝管哈萨克斯坦钢管制造合资项目、华旗集团巴基斯坦中国工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动向,依托西洽会、陕港粤经济合作周等开放平台,包装推介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突出精准招商,强化以商招商,年内引进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到位资金85亿元。

鼓励创业创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行“创投+孵化+市场”模式,继续办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渭滨创客秀”创业项目路演活动,年内新增创新创业载体2万平方米,孵化各类创新型小微企业50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弘扬“工匠精神”,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本土专家、技术能手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组建渭滨国有资产运营公司,打造国有资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平台,年内探索实施3个PPP项目,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开展驻区企业注册、结算、税收、统计“四个在渭滨”规范服务行动。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完善重点项目考核办法,下大力气解决项目报批、征地拆迁等难题,确保204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9亿元。

七、实施民生优先工程,实现幸福指数新提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服务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等重点人群稳定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加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并轨。探索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行新机制,推进医养结合,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低保动态管理,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质量。建成4个社区(村)残疾人康复中心,健全落实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关爱机制,保障困难群体安居乐业。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抓好渭工路等4个社区基础提升项目,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3个。完成经二路街道社会管理网格化试点,基本建成全区三维仿真地图和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严格“四有两责”要求,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夯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杜绝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建成覆盖全区的智能监控平台,加强重点人群管控,严厉打击网络诈骗、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化解,深化平安渭滨建设,确保“两率一度”名列全省前茅。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启动金陵中学迁建项目,加快桃园小学、川陕路小学建设,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深化城乡教师交流,建成全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优化二孩生育服务管理,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人民医院医技楼等6个项目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书香渭滨”建设,举办“家住渭滨”广场舞大赛,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0场次。建成宝鸡少儿文化科技体验中心,免费开放10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推进全民健身,力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赢得好成绩。

各位代表,区政府将围绕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继续办好十件惠民实事:一是投入6.5亿元,启动渭滨中学迁建等一批教育建设项目,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投入6000万元,实施姜谭渭河运动公园等城市绿地公园建设,改善城区宜居环境。三是投入5000万元,新建茵香河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解决茵香河区域生活用水问题。四是投入3000万元,完成固川、刘家槽等现代农业园基础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五是投入3000万元,实施智慧渭滨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六是投入3000万元,新修改造益门公交路等一批城市道路,优化群众出行条件。七是投入2400万元,实施通村公路联网、桥梁建设等工程,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八是投入2200万元,实施区文化馆改造、档案馆建设工程,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九是投入2000万元,实施石坝河等河流截污工程,提升渭河支流生态环境。十是投入1000万元,实施1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善老城区居民生活环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是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新一届政府将坚持以富民强区为先,团结干事为重,务实高效为本,努力打造法治型、效能型、廉洁型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留痕、事后评估、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区镇(街)两级法律顾问团(组)作用,加强政府合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加强政民互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主动担当作为,建设效能政府。全面落实“三项机制”,鼓励干部敢闯敢试,强化责任担当,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运作规范化、责任主体唯一化、绩效考核定量化的“四位一体”工作落实机制。修订政府系统干部业务技能学习提升制度,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交流,提高战略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大力推行倒逼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地有声,对群众反映的不作为、慢作为以及推诿扯皮等问题,公开曝光,坚决追责,推动政府系统运转规范协调、快捷高效。

严守规矩纪律,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不断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持续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窗口单位行风整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工程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监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控“三公”经费,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树立政府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我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踏上新征程,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奋勇争先,为重返巩固五强区,率先全面奔小康,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