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飞地经济发展,加速产业聚焦,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结合区域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思路目标
把飞地经济作为我区转型突破实现的重要抓手和破解空间限制的必然选择,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高新区创新协作格局、港务区资源整合布局,按照抓项目开路、建园区跟进、强招商巩固的“齐步走”思路,努力探索一条共引共建、共享共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22年末全区飞地经济规模达到100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5%。
二、路径举措
(一)抓项目开路。抓好总部企业外扩型、中小企业壮大型、招商引资共建型等三种类型飞地项目建设,拓展项目承接空间,做优项目服务保障,确保飞地项目落地落实。
1.抓好总部企业外扩型飞地项目。围绕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电子电器、航空航天、钛和钛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支持中铁宝桥、烽火集团、秦川机床等中省属大企业拓展区域外市场,在飞地园区布局延链补链项目,抓好秦机高档智能数控机床产业园、陕西省智能机床创新中心等飞地建设项目,全力保障长岭、7107等辖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宝鸡高新区新建10个飞地项目。(区工信局负责,区发改局、区招商局、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税务局、区统计局配合)
2.抓好中小企业壮大型飞地项目。围绕做大做强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增强高端装备产业的本地配套率,鼓励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受发展空间限制的辖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在飞地园区投资生产。抓好雷博环保工业制冷及空气净化设备生产和金陵食品无菌标准化生产线项目,力争5户中小企业落户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为全区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区工信局负责,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姜谭工业园区管委会、区招商局、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税务局、区统计局配合)
3.抓好招商引资共建型飞地项目。把高新区、港务区等地作为飞地经济招商引资落户的主要承载地,围绕飞入地产业布局规划和专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目前在谈的成森固体激光器生产线、上海安徒生童话乐园、宁波西盟集团陕西分中心建设等项目跟踪对接,推进招商引资共建型飞地项目落地建设。按出资比例共建共享,完善政策供给,优化投资环境,提升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承载能力,力争全年10个飞地项目落户,为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区招商局负责,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区税务局、区统计局配合)
(二)建园区跟进。采取“一年建设、两年培育、三年见效”的“123”目标举措,通过壮大飞地园区,撬动全区经济转型发展,促进产业和项目向优势区域集聚,实现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式、集群式协同融合。
1.建设渭滨-高新装备制造飞地产业园。加快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闲置厂房摸排盘活,成立由双方共同参与的园区运营团队和项目运营公司,根据落地项目实际需求,改造提升水、电、路、气、网等基础和办公、餐厅、公寓、数据中心、创业中心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承载功能,为企业量身提供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大力引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好项目,加快构建产业集聚、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2.建设渭滨-港务飞地产业园。抢抓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机遇,积极对接港务区“一中心四组团”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内军工企业资源集中优势,围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在港务区西区,启动渭滨-港务军民融合飞地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规划编制,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和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年内完成园区项目建设公司组建工作,构筑面向全国军民资源对接与紧密合作新通道。(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工信局)
3.建设域内飞地产业园。深入挖掘区内存量资源,紧紧围绕打造传感器之都、机器人之城、数字经济高地目标定位,依托传感器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充分利用姜谭工业园区的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积极对接上海、无锡、北京等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和天津滨海、重庆渝兴等互联网产业园以及沈阳机器人产业园等发达地区专业园区在产业转移、产业承接、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和引导在我区设立“飞地园”“园中园”“区中园”“伙伴园”,着力把工业园区和互联网产业园打造成新兴优势产业的高能级战略平台。(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工信局、工业园区、大数据局)
(三)强招商巩固。结合招商突破年活动,加快与飞入地的引荐协调,同步做好核准备案、用地选址、运营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战略新兴产业。
1.加大政策激励。把飞地园区作为全区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主要承载地,研究出台飞地项目招商激励办法,在厂房装修、租金补贴、劳务用工、融资租赁、研发设计、物业管理等方面出台“真金白银”的招商激励政策,调动飞地项目招商积极性。(责任单位:区招商局)
2.组建一流团队。坚持内外并举,面向发达地区引进专业人才汇聚、实践经验丰富的飞地经济招商团队,整合区内相关招商力量,组建飞地项目招商专班,参与飞地经济招商政策策划、市场运营和宏观管理。(责任单位:区招商局)
3.创新招商机制。紧扣飞地经济,探索尝试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方式,探索产业链、生态圈、企业群招商模式,依托优质存量企业进行拓展,激活驻外商会、行业协会、招商顾问等资源,“东招西引”靶向招商,“政企合作”联动招商,着力构建“大招商”格局,努力引进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战略性新兴项目。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任责任副组长、分管国土、工业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税务、招商、环保、工信、住建、自然资源、工业园区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飞地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定期不定期研究飞地经济重大工作,协调重大事项。区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对全区目责考核办法进行完善,将飞地经济纳入区委、区政府对镇街、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与绩效考核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
2.强化对接协调。各部门、各镇街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发展“飞地经济”的安排,积极争取省市各项支持政策,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推进政策、资金、土地、技术等各种要素向支持“飞地项目”聚集,为我区发展“飞地经济”拓展新路。区发改局要发挥统筹衔接作用,区招商局、统计局等部门全力配合,高效做好飞地项目对接、申报确认、服务保障、政策落实工作,并积极与飞入地和市级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做好飞地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机制建立和运行,促进合作各方良性互动、共建共赢。
3.强化服务保障。对飞地项目实施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四个一”精准帮扶制度,从项目服务范围、帮扶团队组成、服务内容等方面对项目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规范,力争跟踪协调解决项目发展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开通飞地经济绿色通道,为飞地经济项目落地、建设、运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确保飞地经济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