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600521X/2021-00151 发布机构:渭滨区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21-02-18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2021年渭滨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15:06:28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9日在渭滨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渭滨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方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同时提交《渭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极具挑战,极不平凡。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迎难而上,负重前行,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4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

这一年,我们多措并举调结构、促转型,优化了多极并进的产业格局。扎实开展“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行动,秦川机床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等57个延链扩能项目投产达效,西部传感器产业园主体竣工,姜谭经开区总规通过省级评审,烽火电子进入国企“科改示范行动”名单,中铁宝桥荣获中国钢结构科技一等奖,宝石钢管高合金连续管打破国外技术壁垒,麦克传感器等3户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创建全市首家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积极开展商贸振兴“五大行动”,星悦城等34个商贸升级项目进展顺利,经二路照明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新民路跻身第二批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街区,组织“渭滨之夜”等消费主题活动10余场次,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元。大力开展渭滨多彩游系列活动,圆满承办宝鸡市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规通过省政府审核,茵香水镇顺利返迁,任步武书法艺术馆落成开馆,茵香河西路建成通车,石鼓镇获评省级旅游特色名镇,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抓项目、优环境,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开展项目建设、招商突破、服务提升“三年”活动,231个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评比夺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科学谋划“十四五”重大项目812个,93个挤入市级项目库。常态化开展赴省对接专项工作,累计争取老旧小区改造等各类资金13.3亿元,较上年增长45.4%。举办传感器上海推介会等招商活动12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到位资金125亿元。出台发展总部经济、飞地经济实施意见,签约延长石油等总部企业86户,总量全市第一。行政审批大厅建成投用,全市首家获得外资企业登记管理权,“‘渭’您服务”成为全省首个政务商标,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考评全省第二,神农镇列入全国政务服务“好差评”试点,营商环境工作受到国务院职转办肯定。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1.1亿元,减免社保费用3亿元,培育“五上”企业57户,新增市场主体6097户,增量均居全市第一。

这一年,我们聚焦发力强建管、提品质,做优了宜居宜业的城区环境。旧城改造十年规划落地实施,峪泉路片区等30个城改项目顺利推进,姜城堡改造完成整村拆迁,文化路片区安置楼主体封顶,建成保障性住房824套“西大门”标志性工程——巨福路全线贯通,清姜路路面改造全面完工,金陵古渡基本建成,改造翻新背街小巷34条,新增绿地44万平方米,荣获全市第十二届金秋菊展一等奖。率先在全省开展“化解物业纠纷、促进社区和谐”行动,渭工路19号院等2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新加装电梯58部。建成全市首个智慧城市治理服务平台,获评西北唯一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12345”热线案件办结率达到99.8%,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全市领先。

这一年,我们精准施策补短板、守底线,取得了攻坚战役的连战连捷。出台《加快晁峪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整合资金27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59个,新发展特色产业3100亩,建立消费扶贫专区专馆专柜41个,实现销售额5200万元。14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00公里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全部完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类县区通过验收,剩余30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强化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4天,位居城区第一。实施渭河滩区生态提升工程,完成河流水库确权划界,修复治理秦岭区域水土流失1125亩,绿化道路水系158公里,清姜河作为全省唯一获评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扎实开展乱点乱象整治等六大攻坚行动,1580户群众房产证办理问题得到解决。健全政府债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积极化解茵香河区域债务,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这一年,我们集中力量应民需、解民忧,交出了温暖实在的民生答卷。倾力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全年民生支出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新增普惠性幼儿园9所,教师薪酬待遇全面落实,高考一本上线率稳居全市第一。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80余场次,歌舞《源》荣获省“九艺节”群星奖。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加快推进,核酸检测中心建成投用,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全省第二。新增城镇就业832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47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经验全国推广。新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6个,打造居民自治示范小区15个“你选我检”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全市推广,成功创建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区和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

这一年,我们从严治政转作风、提效能,营造了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查堵点、破难题,转作风、抓落实”活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坚持重大事项主动向区委请示、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157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制定《政府党组会议议事规则》,修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工程类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审计核减政府投资3146万元,财政预决算全部网上公开。扎实开展赵正永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工作,强力推进工程项目等领域专项治理,严格落实精文简会和基层减负有关要求,政府系统干事创业抓落实能力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统计、人防、气象、文物、地方志、残疾人、妇女儿童、国防动员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三返”人员疫情防控八条措施,实行重点人群“五级”动态管理,强化出入境交通卡口节点管控,“三无”小区“三四六四”工作法全省推广,全区未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率先在全市批复规上企业复工复产,深入企业开展“三送一解”活动,渭滨做法受到中办调研组肯定。疫情面前,46万渭滨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广大公安干警、村社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险、坚守一线,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广大爱心企业、社会各界人士挺身而出、“以义战疫”,全区上下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共同筑起了抵御疫情、护佑生命的人民防线。我们为全区人民点赞,向全区人民致敬!

各位代表,2020年我们经历了许多考验,应对了诸多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为“十三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五年来,全区上下和衷共济、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阶段。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9%,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7%,三次产业比由0.9:73:26.1调整0.9:59:40.1,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过去的五年,是项目建设加力提速的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057个,中铁宝桥城轨交通产业园、新界商业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0.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8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2倍,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过去的五年,是城乡环境大幅改观的五年。先后实施新建路西片区、赵家庄城中村等城改项目63个1.6万户4万余名群众返迁新居,城镇化率达到88.6%。秦岭保护长效机制全面建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城区“四连冠”,清姜河生态公园、巨福路改造等一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相继建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6.6%。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活力迸发的五年。公车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一轮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承接落实省市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2项,市场主体扩容至3.9万户,较“十二五”末增长62.5%。成功跻身陕西省创新型试点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过去的五年,是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全区民生支出累计达到75.7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7.7%,渭滨中学迁建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完成整合,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两不愁三保障”硬性指标圆满完成,贫困发生率降至,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353元、15635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24.5%和34.9%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成之惟艰,五年耕耘,收获满满。我们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典型示范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等1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老同志、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渭滨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正处在发展存量“稳定期”、产业调整“阵痛期”和重大风险“防范期”的重要关口,在突破瓶颈制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要素供需趋紧,空间受限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项目、产业化项目偏少,项目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不够有力,大基数下实现中高速增长还有一定压力。二是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三是创新潜能释放不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仍需加大,新兴产业尚在成长壮大期,产业链水平有待提升,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还不顺畅。四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尚不均衡,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薄弱环节。五是政府系统干部作风仍需改进,争抢意识不强,比拼精神不足,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和本领恐慌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正视差距,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务实担当,破难前行,实干兴“渭”。

 

“十四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建设现代化魅力渭滨的关键五年。

依据区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实施“一四七一一”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西部最佳投资发展环境和最佳人居生活环境,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奋力谱写渭滨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8.5%。

落实以上思路目标,重点要聚力推动“四区”建设,引领支撑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西部智能制造核心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激活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固根本、扬优势、提能级。坚持服务总部、稳存扩增,不断壮大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等六大产业集群。突出龙头带动、创新驱动,聚力发展传感器、机器人、互联网、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推动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清姜路军民融合产业带、姜谭路装备制造产业带、桥南智能制造产业区、姜谭传感器产业区“两带两区”产业发展布局,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推动制造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建设关中城市群建管治理先行区。坚持产城融合、经营城市理念,有序推进旧城开发改造,实施一批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建设,倾力打造金融服务、文化科创等特色街区,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制高点,巩固经二路黄金商圈,优化清姜、姜谭、桥南地区业态布局,重塑“一主三副”商贸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强化智慧精细管理,开展“新时代·新教育”、健康渭滨等行动,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到2025年,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0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90%

建设丝路姜炎文化展示区。大力弘扬姜炎文化,推动文旅互动、资源整合,全力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秦山渭水体验之旅。推进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建设,加快鸡峰山景区提升,实施炎帝陵景区改造,争取举办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努力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品牌。统筹抓好茵香河文化旅游区开发,促进景区联建、板块联合、线路联网,建设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温泉养生于一体的高端综合休闲度假区。规划建设大散关旅游综合体,推动发展冯家塬康养产业,持续打造晁峪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批民宿体验园、乡村旅游示范点,多业态、全域化提升旅游品质。到2025年,力争建成2个4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打造渭河两岸生产生活核心区、渭河水系带、秦岭保护带“一核两带”绿色发展格局。持续提升城市门户、道路水系、村庄田边绿化品质,建设一批生态公园、绿地街景,扮靓城乡“颜值”。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有序推进渭河及支流环境提升,强化嘉-清水源地保护,推动银洞峡水库建设,让“水润宝鸡”理念落地落实。坚持系统治山、条例护山、规划控山、智慧管山,加快“数字秦岭”建设,坚决守好中华祖脉。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保持空气质量关中最优、渭河水质流域最好、城乡环境全市最美。

 

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我们要着眼五年、立足当前,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意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存量、扩增量、优结构、促转型,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十四五”发展高点起步、良好开局。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5%。

站在新起点,聚焦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工业调旧育新,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在延链中延出新活力。抢抓宝鸡建设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机遇,健全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宝石钢管输送管智能化改造、宝光电器真空灭弧数字化生产线等23个延链技改项目,大力推进秦川机床高端智能齿轮机、中铁宝桥道岔组装自动化生产线等16个延链扩能项目,建成机床工具产业园、凌云电子产业园,促进企业“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深入开展“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行动,突出百亿企业、规上企业、小微企业梯次发展,打好“稳规进规”组合拳,支持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不断壮大六大传统产业集群。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在强链中强出新动能。紧扣产业链现代化,推进宝鸡制造科技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实施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承办传感器产业发展年会论坛,建成西部传感器产业园,实施方芯电子半导体封测、麦克传感器技改搬迁等项目,打造全国领先的传感器产业基地。支持长美科技减震降噪新材料数字化工厂建设,推动中投天津绝热智能管道、天联汇通新材料应用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中航宝成伺服电机、思迈龙整装机器人扩能升级,建设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促进四大新兴产业裂变融合、能级提升。

在补链中补出新优势。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发挥“链长”“群主”企业引领作用,定期梳理上下游供需信息,办好产品配套协作会,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烽火机电产业园等19个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成果应用。持续打好“西大门”保卫战,优化姜谭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严把亩均投入产出等关键指标,盘活秦岭水泥、灰池子等土地资源,推动西部感谷、中铁中联轨道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尽快落地,高标准创建省级经开区。

二、加快商旅提档升级,拓展高质量发展辐射力

政商联动做强核心商圈。深入开展商贸振兴“五大行动”,推动经二路黄金商圈焕发新活力。加快东尚天誉、晟大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完成新世纪购物中心扩建、新民路特色街区改造,支持巨一广场、国贸大厦盘活资源,大力引进“区域首店”,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实施经二路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支持宝鸡商场变革提升,鼓励开元商城、天下汇、人民商场等龙头企业错位经营、协同发展,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持续开展“情系经二路”主题营销活动,启动“点亮渭滨”夜间消费计划,办好“姜炎古味·食尚渭滨”美食节,提升经一路等“夜经济”品牌影响力,促进形成消费新热点。

产城融合做优商贸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进宝光路、姜谭路等片区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巨家村、茹家庄等城中村改造,实施姜城堡商业设施配套项目,建成一城天街情景体验街区、三合商业街、陈家村家居生活馆,打造新兴商贸集聚区。创新社区服务业态,引导商贸企业主动适应“宅经济”“云消费”等新常态,鼓励直播带货、网红消费等新模式,建设寅牛农产品线上商城、海康威视远程医疗等消费新平台,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进口商品连锁专区,拓展便民增值服务,完善消费服务链条。年内培育限上商贸企业8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

整合资源做活文旅产业。加快茵香河区域综合开发,实施生态养生基地、康养社区项目,建成谷口文化公园、交通枢纽,开设任步武书法艺术数字馆,引进蓝光集团等优质资本、专业团队,完成茵香酒店后续工程,推动茵香水镇正式运营。抢抓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机遇,争取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规尽快完成审批,完善鸡峰山景区基础设施,启动冯家塬康养产业园建设,支持大散关、炎帝陵等景区基础提档、服务提优、评级提高。办好“2021渭滨文脉游”系列活动,举办炎帝祭祀大典、姜炎文化交流论坛,提升石鼓、神农旅游特色名镇吸引力,高水平策划文明溯源、非遗传承、历史记忆等精品线路,推动“传统观光游”向“文化体验游”转变

三、聚焦项目攻坚突破,提升高质量发展带动力

全力以赴谋项目。对准产业发展方向,聚焦重点领域挖潜,谋划一批引领性、创新性、支撑性强的重大项目,半月一收集、一月一评审、一季一通报,做大做实项目库。对标政策资金投向,围绕普惠项目争份额、政策项目争总量、重大项目争突破、长远项目争规划,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赴省对接专项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盘子,全年争取资金不少于15亿元。对接中省规划导向,加强工作衔接沟通,力争天台山-炎帝陵旅游专线纳入省级规划、市区南环路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加大集成电路产业园、国际科创合作园等前期项目工作力度,进一步夯实发展支撑,提升发展活力。

千方百计引项目。运用市场理念和“投行思维”,紧扣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创新链“四链”重点,实行“团队+部门”“线上+线下”等招商方式,大力引进领军企业、关联企业、衍生企业,提高产业链垂直整合度和产业融合互补性。坚持招大引强与精准承接相结合,突出东南沿海招商主阵地,拓展西南西北招商新空间,积极承接西安等城市产业转移,推动新日股份新能源基地、天海同步轮毂电机等项目尽快落地,力争引进“四型”总部企业50户,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完成到位资金130亿元。

比拼争先促项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定期举办政银企合作对接会,加快盘活低效闲置宗地、厂房,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申请力度,切实做好资金、用地保障工作。实行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挂图督办,每两月组织一次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全力加快总投资910亿元的418个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比体量、比进度、比位次”,开展项目攻坚“三争三比”活动,聚焦项目谋划引进、资金政策争取、建设形象进度,建立红黑榜,打分排名次,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

四、深化改革创新引领,厚植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抓好财源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配置水平。有序推进融资平台公司整合升级,加快区级融资平台公司组建,实现天台山管委会融资平台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进一步提升投融资能力,有效化解存量债务。推进姜谭工业园区运营机制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体制,探索“整体外包”“特许经营”政企合作模式,实现投资、运营、管理一体化,推动园区聚焦主业、创新发展。深化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构建开放创新高地。做实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院士专家渭滨行”活动,支持秦川机床建成陕西省智能机床创新中心、长美科技设立省级院士工作站,建设国家级标准化环保检测实验室,新增各类研发平台10个以上。壮大创新主体,办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加快立邦协同制造云平台等项目推广应用,支持互联网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优化创新生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专利授权800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8亿元,形成活力迸发的集聚创新“场效应”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审批改革,大力推行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协同推进与西安高新区、杨凌示范区等五区政务事项跨区通办,实现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能办好。持续开展“双学双树一争创”活动,健全完善“三送一解”常态化服务机制,精准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新增市场主体6000户以上。实施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专项行动,上线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创新开展区域营商环境绩效评价,把“‘渭’您服务”品牌做实叫响,争创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五、推进城乡协调共进,夯实高质量发展承载力

“绣花”功夫抓城市建管。坚持“微改造、微治理”两微并进,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260栋临街老旧住宅立面整治,同步推进自治组织、物业管理全覆盖,建成渭工路片区等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提高小区管理服务水平。统筹推动智慧停车场建设,建成一批“口袋公园”、城市驿站,抓好神农出口等城市门户环境提升,实施太白路、西六路等8条主次干道改造,完成清姜路建筑立面和景观提升。深入开展城管“四顽”专项整治,建设居民小区智能化垃圾分类设施,加快智慧城市治理服务平台升级,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

“全域”视野抓乡村振兴。坚持城乡深度融合、要素双向流动,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统筹推动城市近郊、南山沟域、晁峪地区产业互补、协调共进。突出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新发展蒲公英、赤松茸等特色种植2000亩,加快建设夏砑壑葡萄产业园、上川稻渔综合体,建成高家镇食用菌智能工厂等3个产业化项目,支持三镇创建省级农村特色产业小镇。深化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做好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铺设农田水利灌溉管网16公里,完成太晁路等7条道路改造,建成解甲滩连片集中供水工程,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县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动态预警监测防返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绿色”理念抓生态建设。全面落实扬尘管控等措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建成5个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站,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从严落实河(湖)长制,启动晁峪河、塔稍河、茵香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抓好清姜河综合整治,设置入渭口水质自动监控设施,确保水系环境持续改善。坚决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完成保护区勘界立标,实施南山台塬坡面绿化补植,常态化推进“五乱”整治。大力开展城市绿荫行动,启动清姜公园建设,完成姜谭路、新建路道路绿化提升。积极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凝聚高质量发展向心力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围绕创建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加快建设渭滨一中,建成川陕路小学,逐步提升公办幼儿园占比,着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师生负担过重等问题。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础提升工程,高标准完成十四运赛事保障任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渭滨综合医院建设,加快疾控中心迁建,不断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设施条件。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新建智慧化社区5个,全面完成村(居)委会换届,争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加快“智慧小区”与“雪亮工程”有效对接,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效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渭滨。

持续强化社会保障。积极推进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十大行动,严格落实社保减免、创业贷款等政策,加快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精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800人以上。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突出中小微企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完善残疾人、失独家庭、妇女儿童关爱体系,坚决兜住民生底线,让渭滨的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更有质感。

各位代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们将把更多精力倾注民生、更多财力倾斜民生,集中办好十件惠民实事,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一是实施建国新村等9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二是建成西二路等便民市场5个,新建改造公厕20座,进一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三是新建名优农产品展销专区专柜120个,拓宽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实施农村公路“千灯万带”示范工程50处,完成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0公里,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五是建成公办海棠幼儿园,新增300个学前学位,着力满足群众优质学前教育需求。六是新建改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2个,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七是建设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新增车位1000个,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八是增配临床、检验等医疗设备100台套,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九是组织文化惠民演出200场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十是开发“‘渭’您服务”集成应用系统,让200个利企便民高频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永恒追求!我们将坚持以新状态引领新常态、以新作风展现新作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奋力开创政府各项工作新局面。

坚定信念忠诚干事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政令之中有政治、业务之中有政治、落实之中有政治,自觉从政治上分析形势、把握全局、谋划工作,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多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以党员干部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严以用权依法干事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加大财政预决算等政务公开力度,高效率完成“12345”热线、区长信箱等事项办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决策规范,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以政府系统的“法治指数”提升社会的“公平指数”

担当尽责勤勉干事。始终把实干担当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先用心后用力,先研究工作后干工作,倡导在编更要在岗、在岗更要在干、在干更要在行的工作作风,懂政策抢抓机遇,懂市场掌握主动,懂项目精于操作,懂金融用好资本。坚持主官履行主责、主管履行主责,清单式管理、节点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每个部门、每个镇街都要干成几项在省市有荣誉、同级有影响、社会有口碑的特色亮点工作。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精简各类文件、会议、检查、报表,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促发展,以工作推进的“效能指数”提升发展的“增长指数”。

正身律己清廉干事。始终把廉洁从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倡廉。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强化关键岗位、关键环节风险防控,加强工程建设、惠民资金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进一步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红线意识,以公务人员的“清廉指数”提升人民的“满意指数”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奋斗成就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奋力谱写渭滨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