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1161103056UH254214/2022-01606 发布机构:渭滨区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22-01-15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2022年渭滨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09:54:17 浏览次数: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5日在渭滨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渭滨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吴昱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夺争树”和“精彩计划”,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较好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地方财政收入5.9亿元,同口径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和9%。

突出延链补链,工业经济质效提高。全面落实产业链发展计划,建立“双链长”工作机制,深化“三送一解”联企帮扶,宝光真空灭弧室等9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宝桥道岔自动化等26个扩能项目进展顺利,宝石钢管成功研制全球最高强度连续管,六环装备打破国外精密传动技术壁垒,长美科技等16户企业入选全市倍增计划。西部传感器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互联网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姜谭工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经开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户,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

突出融合互补,商贸旅游活力提振。深入实施商贸振兴计划,一城天街等24个商贸升级项目建成投用,新民巷特色美食步行街焕新开街,楼宇经济发展高质量起步,西部食品文化总部园直播基地开播运营,举办“姜炎古味·食尚渭滨”美食节等消费活动12场次,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规通过部委联审,“炎帝祭典”入选黄河流域重点非遗保护项目,首届秦岭玫瑰节、如意茵香微马赛被央视报道,“炎帝故里·精彩渭滨”系列文旅活动异彩纷呈,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

突出三争三比,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坚持观摩点评晒进度、红黑榜上比位次,鼎铎机械、凌云万正等一批产业化项目投产达效,437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23亿元,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跻身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坚持纵向比进位、横向找差距,加大向上汇报对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15亿元。出台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实施办法,开展专题推介活动10场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实现到位资金113亿元。签约总部企业27户,数量、质量均居全市第一。

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优化提级。重组整合区属融资平台,渭滨发展投资公司实体化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监管。“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达到116项,新增市场主体6300余户,减税降费1.46亿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全市优秀,“渭您服务”入选全国政务服务十大品牌。烽火电子荣获全国科改示范标杆企业,秦川机床建成全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传感器孵化园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九域通创等34户企业入选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专利授权1404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到9亿元。

突出协调并进,城乡品质全域提升。聚力破解城改难题,五洲中央公园、新街坊美寓“破冰”重启,石坝河西片区完成拆迁,恒源公园时光、文化路片区一期竣工。改造提升益门小区等老旧小区41个,实施建筑节能改造54万平方米,蝉联宝鸡金秋菊展一等奖。金陵古渡建成开园,清姜路改造成为城市风景线,智慧城市治理平台入围中国智慧城市先锋榜。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59个,改造修复农村道路7条,完成安全防护工程40公里,快递进村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整治一类区创建高线达标,“三步协同防返贫”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全市率先完成秦岭区域小水电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城区领先,成功创建全省城区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突出普惠共享,民生保障扩面提标。川陕路小学主体竣工,渭滨中学建成省级示范高中,高考一本上线率全市第一,市运会实现十一连冠,中小学课后服务经验全省推广。精准落实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接种疫苗73万剂次,基本公共卫生考核全市第一。顺利举行建区50周年主题展览,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次。新增城镇就业93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社区治理“五微工作法”全省推广,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省第一,人口普查工作全国先进。有效应对70年来最强降雨,圆满完成十四运和残特奥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平安建设“九率一度”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1年开拓奋进的工作实绩,为本届政府履职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顾过去五年,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迎难而上,勇毅前行,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了渭滨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华章。

五年砥砺前行,渭滨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552亿元,年均增长8.4%;先后实施重点项目1282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1%;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五分之一,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三分之一,年均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8.9%,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8:57.2:42,三产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五年接续奋斗,渭滨发展基础得到大提升。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13个,1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08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老人回家“五三三”等典型经验全省推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56天增加至311天,Ⅲ类及以上水质优良率由77%跃升至97%。秦岭区域拆违植绿61万平方米,“五乱”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勘界立标全面完成。积极盘活国有资产,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金融处非、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工作有力有序,重大风险有效防范。

五年持续发力,渭滨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先后实施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项目63个,开发建筑面积900万平方米,石坝河、赵家庄等片区华丽蝶变。改造老旧小区162个,加装电梯70部,受益群众10万余人。连霍高速过境段、宝坪高速、联盟大桥顺利通车,新修农村道路80公里,综合提升巨福路、川陕路等城市干道14条,新修改造公厕45座,实施“五拆”17万平方米。深化城市绿荫行动,新增绿化82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到47%,建成市级“美丽乡村”10个。创新实施城市管理网格“四长”制,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荣获西北唯一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

五年勠力同心,渭滨社会事业取得大进步。全面落实民生支出“两个80%”要求,累计支出82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乡居民医保完成整合,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保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困难老人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渭滨大舞台”荣获全省优秀群众文化品牌,建成3个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新冠疫情防控受到中办调研组肯定。成功创建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区,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区、食品安全示范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成国家流动人口卫计服务均等化示范区。

五年锐意进取,渭滨改革创新迈出大步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5个部门117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审批,140项政务服务实现22个县区“跨区通办”,市场主体扩容至4.3万户,连续四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显著,村、社区规模布局全面优化,新一轮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公车改革经验全国推广,获评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典型示范区。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个,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技术合同交易额位居全市前列,跻身陕西省创新型试点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

与此同时,统计、人防、气象、文物、地方志、民族宗教、国防动员等工作不断进步,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为区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五年奋斗历程充满艰辛,五年发展成就令人振奋。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等6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驻区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老同志、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渭滨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飞地经济等现代产业体系架构还未形成。二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城市功能有待完善,农村基础还需提升,城市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三是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个别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以实干实效回报人民群众新期待。

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五年,也是我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冠疫情影响广泛,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但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省市“十四五”规划加速落地,政策红利正在叠加释放,转型升级、改革发展迎来了难得历史机遇。站在新起点,立足新阶段,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渭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夺争树”为抓手,推进“一四七一一”战略优化升级,聚焦“五个率先”,抒写“六个精彩”,实施“七新工程”,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奋力比拼争先,加快追赶超越,为建成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落实这一思路目标,我们必须做到“六个坚持”,高质量打造“六个渭滨”:

坚持做强首位产业,高质量打造实力渭滨。紧扣智能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首位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创新驱动、要素联动,做大规模、做优质量、做强能级。实施工业提质“6422”战略,加快机床工具、石油装备等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传感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裂变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0%以上,建成西部智能制造核心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夜间经济,持续推进特色街区建设,提升经二路黄金商圈,优化桥南、清姜、姜谭业态布局,重振宝鸡商贸核心地位,区域综合实力和城市首位度全面提升,实力渭滨更加精彩。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高质量打造活力渭滨。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释放资源优势和发展动能,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创新姜谭经开区管理体制,加快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积极融入“秦创原”,高规格建设渭滨创新促进中心,鼓励支持驻区企业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推进更多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渭滨智造”,建设西部创新集聚高地,活力渭滨更加精彩。

坚持放大文化优势,高质量打造人文渭滨。深度挖掘姜炎文化、石鼓文化内涵,推动文脉、文旅、文创融合互促,提升文化软实力。全面落实文化为民理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设秦岭博物馆,大力发展数字、创意等文化产业,推出一批具有渭滨特色的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转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交流、健康养生、民宿休闲、生态观光深度融合、联动发展,构建“一轴两心两廊八个综合体”文旅发展格局,打响“炎帝故里”品牌,建成丝路姜炎文化体验区,人文渭滨更加精彩。

坚持夯实生态底色,高质量打造绿色渭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渭河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实施工业绿色升级,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强化资源循环利用,推行低碳生活体验,打造渭河两岸生产生活核心区、渭河水系带、秦岭保护带“一核两带”绿色发展格局,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绿色渭滨更加精彩。

坚持创新社会治理,高质量打造平安渭滨。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韧性社区建设,全面推行“四五六七”社区治理工作法,推进社区事务数字化、智慧化。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提升风险管控、应急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众安全感指数稳定在98%以上,平安渭滨更加精彩。

坚持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打造幸福渭滨。聚焦高品质生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打造新时代美好生活向往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深化健康渭滨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协调衔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城乡基础联通、产业互补、环境共生、服务均等,加快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提升基础设施,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关中城市群建管治理先行区,幸福渭滨更加精彩。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破难而行,一天争当两天干,拼搏奋斗勇争先,全力打造精彩渭滨,奋力建设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强链赋能,锻造工业新引擎

坚持工业支柱地位不动摇,全力抓技改、强链条、优平台,再造传统产业优势,壮大新兴产业规模,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速传统工业转型。以技改创新促升级,以存量变革促增量,实施工业企业装备智能升级、生产技术改造、产品换代更新、产业链条延伸“四大工程”,建立六大主导产业全景图和关联产业资源数据库,组建8个产业发展联盟,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搭建企业供需平台,全年实施烽火智能语音终端、好猫卷筒凹版印刷等技改项目40个以上,推进山崎精工数控机床、新福泉离子喷涂等13个延链强链项目,确保航空超精密加工、航天零部件制造等项目投产达效,建成7107宇航高端装备产业园,推动本地产业集群内循环、外协作,持续做强做优六大传统产业。

加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壮大传感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育龙头、促创新、优要素,推动规模扩展、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大突破。做大做强西部传感器产业园区,启动建设20万平方米楼宇厂房,加快方芯电子、中创精密、麦克传感器等项目建设,发挥传感器产业联盟带动作用,对接引进陕西电子信息集团,力争传感器产业园满员入驻,打造以“科创站+研发中心+创新联盟”为支撑的传感器产业集群。支持秦川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全负荷生产,加快方润科技扫地机器人建设,扶持思迈龙等工业机器人扩大产能,打造西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0亿元。开展工业互联网经济试点,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数字经济产业园改造升级,加快华为超算中心项目落地,探索建立区域云创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字经济产值突破50亿元。

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实施姜谭经开区“二次创业”,坚持“亩均论英雄”,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探索土地国资持有运营,拓展盘活秦岭水泥、服装产业园等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实施渭滨智造创新园项目,加快步森服饰西北生产基地建设,确保智能无缝钢管项目落地投产。积极对接“秦创原”,聚合产学研链条,引导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协同创新,新增各类研发平台5个以上。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推进“十百千”民营企业培育行动,发展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

二、聚力提档升级,重塑商旅新优势

顺应多元化市场需求,培育楼宇经济,激活传统商圈,促进文旅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盘活楼宇增效益。放大楼宇经济扶持政策效应,建设智慧楼宇服务平台,推进区级统筹、镇街主导、部门扶持、楼宇运营“四级联动”,促进楼宇空间重构、业态优化、管理提升、品牌塑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引领,加强功能型、税源型、总部型产业导入,推动西部食品文化总部园扩容升级,聚力打造建安大厦建筑服务、电商大厦基金金融、爱姆康养托幼中心等特色楼宇。探索楼宇经济发展新模式,聚焦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布局国际商务、科技创新等飞地楼宇,全年入驻楼宇企业200户以上,培育税收超百万楼宇5座。

激活商圈促消费。深化商贸振兴“五大行动”,做精“情系经二路”商贸品牌,推动恒太城、新世纪开业运营,支持开元商城、人民商场、天下汇拓展线上线下销售,加快新民巷业态升级,实施马道巷街区改造,建成宝鸡记忆首选打卡地,提振经二路“一主两副”核心商圈。完善区域商业经济体系,实施秦选优品冷链配送中心等42个商贸项目,提升英达路等6个商圈夜间经济活力,布局16个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举办“乐享渭滨”城市市集,大力发展“云逛街”“宅消费”、定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户以上。

做活文旅创品牌。深入挖掘姜炎文化内涵,持续跟进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规评审,建成投用茵香酒店,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力争鸡峰山景区开园运营,推进植物园、人民公园评级提升,全面推动以石鼓山、茵香河、天台山为支撑的“一线三心”5A级旅游景区创建,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秦山渭水体验之旅。依托山水田园资源,建设晁峪田园综合体,提升石鼓现代农业园,打造卒落写生基地等8个网红村,培育一批休闲度假、民宿康养、农耕体验乡村旅游品牌,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0亿元。

三、聚力项目带动,释放发展新动能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开展“四看四比”项目提升年活动,促进投资量、含金量、服务量“三量”齐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提升项目建设“投资量”。坚持纵向比增量、横向比份额,对标省级预算1%底线要求,借助专业力量,做实项目谋划,加大向上汇报对接,提高申报成功率、资金到位率,全年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突破20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00亩以上。坚持月调度、季观摩、年奖惩,建立“项目吹哨、各方报到”机制,推进分级分类包抓,实行任务定量、责任定人、进度定期,促进储备项目转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早投产,确保449个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完成年度投资352亿元。

提升招商引资“含金量”。紧盯“一号工程”,精准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聚焦工业转型、商贸提档、文旅融合、城乡建设等重点,做实资源载体、潜力项目、目标企业、优惠政策基础“四库”,谋划包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70个以上。紧盯资本招商、订单招商、委托招商,推进“部门招引、属地承接、行业保障”协同一体、无缝衔接,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中国电建抽水蓄能、西部呼叫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总部企业50户以上,完成到位资金120亿元。

提升营商环境“服务量”。深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拓展集成套餐服务,提升“一网通办”深度,推进政务事项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开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深化“三进五帮”“三送一解”联企帮扶,举办企业家沙龙、政银企对接会10次以上,组建“1+N”产业发展投资公司,整合注入更多优质资产,精准开展金融扶持、人才服务、用工对接,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全力打造西部最佳投资发展环境。

四、聚力建管并重,彰显城乡新风貌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补短板、提功能、强管理,做实“里子”,做亮“面子”,加快建设园艺城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

高效化推进城市更新。紧扣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持续落实旧城改造十年规划,坚持专题研究、专班推进、专业保障,实施清单化管理、节点化跟进、责任化落实,全力抓好总投资257亿元的24个旧改项目。启动益门堡、南关路片区改造,加快张家沟、航华中心项目建设,破解茹家庄、峪泉路片区改造遗留问题,推进三合村二期、经二路102号院项目主体封顶,确保建工花园、中苑名都全面竣工,同步优化产业布局,统筹配套公建设施,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发展。

精细化推进城市管理。大力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启动姜谭二路、310国道改线试验段建设,推进火车站广场改造工程,实施城市“三边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改建标准化公厕15座,提升综合市场4个,完成金渭路、货场路等城市“五拆”1.5万平方米,建成姜城游园、滨河大道等一批口袋公园。持续深化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四长”制,拓展智慧城市治理平台功能,推进星级便民摊群点、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创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争创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区,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

系统化推进生态治理。全面落实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强化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市定目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大嘉清水源地环境保护,加快清姜河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塔稍河、晁峪河生态治理,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项目,加快数字秦岭监管平台建设,完善明查暗访、联合执法、网格监管等机制,防止“五乱”问题反弹,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特色化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十大提升行动”,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实施总投资4800万元的54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完善“龙头企业+农户”合作机制,推广“代建代管代销”运营模式,建成龙凤山等6个果蔬基地,支持秦岭玫瑰等产业园创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提升渭滨“五宝”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打造茵香河文旅、冯家塬康养、太平庄民宿、上川村农旅示范点,构建秦岭北麓“一轴四点”乡村振兴产业带。开展农村物业化管理试点,全面推行巷长制、“门前五包”制,系统推进农村改厕、污水治理、垃圾处理,新建“美丽庭院”200户,打造3A级景区样板村12个,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五、聚力惠民利民,拓展幸福新内涵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保障网络。积极推进援企稳岗促就业,加大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办好就业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新增城镇就业85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标,完善集体经济补助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基层医保经办网络,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全面落实低保、救济、优抚等保障政策,健全妇女、儿童、残疾人关爱体系,支持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等事业发展,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集中运营,依法整治欠薪问题,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水平,坚决兜牢民生底线。

拓展公共服务。持续落实“双减”政策,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加快建设渭滨一中,建成投用川陕路小学,打造经二路小学、新建路中学等一批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中医院基础设施提升,慎终如始抓好新冠疫情防控,高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复审。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改造提升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启动建设高家镇、石鼓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强化社会治理。健全小区居民自治组织体系,打造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实现智慧社区全覆盖,争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成集贸市场“云监控”平台,高标准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复审。深化市域社会治理,拓展“雪亮工程”应用领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创建省级信访工作示范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将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尽心尽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继续办好十件惠民实事。一是改造60个老旧小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二是新增车位2000个以上,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三是打通西六路等4条城区“断头路”,改造刘高路等7条农村道路,持续优化城乡路网。四是建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五是实施300户农村房屋抗震加固工程,着力提高群众住房安全水平。六是建成4个农村垃圾压缩中转站,实施改厕1000座,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七是投用海棠幼儿园,接收提升4所企办幼儿园,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八是建成明厨亮灶智慧管理平台,实现1000家餐饮单位在线实时监管,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九是建成100个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心理健康服务。十是组织文化惠民演出200场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满负荷工作、快节奏推进、高质量落实,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讲政治,建设忠诚政府。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决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确保中央大政方针、省市安排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守规矩,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探索政府合规体系建设,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等行政决策规范,做到行使权力依法、解决问题靠法、推动发展用法,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持续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倡行守信践诺,强化失信惩戒,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重效能,建设务实政府。树立“实干实效论英雄”工作导向,强化“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意识,提振“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精神状态,锤炼“较真碰硬、攻坚破难”的斗争品格,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全面推行重点工作积分制管理,做到清单式交办、项目化推进、节点式督查、标准化考核,以“宽”的眼界、“钻”的劲头、“实”的作风,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知敬畏,建设廉洁政府。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惠民资金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全力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千般景,唯有实干赢未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激情满怀;踏上新的赶考路,我们信心满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建成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