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16005009U/2023-04835 发布机构: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日期:2023-04-1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突出“四优” 重点发力 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09:04:28 浏览次数:

渭滨区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总体思路,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四优”,重点发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劳动教育实践方式,着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优管理,强化劳动教育组织领导

1.强化顶层设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渭滨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高规格组织实施,全过程抓好落实。区教体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推进劳动教育特色突破工作领导机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具体负责实施。组织专门力量,对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对劳动教育进行专题研究,对全学段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出台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组织方式、学段要求、评价要点及保障措施,明确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全区统一推动落实。

2.加强统筹协作。明确学校党组织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领导核心,校长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四落实”。学校党、团、少队组织将劳动教育与日常活动有机结合,广泛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制作、电器维修、班务活动等实践活动,通过融合教育潜移默化,让孩子从小接受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加强统筹,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密切家校联系、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大好局面。

3.坚持分类推进。坚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分类推进。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成长特点,从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精神、劳动审美等方面,设计各年级段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形成系列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小学劳动实践教育课程以劳动意识启蒙为主,学校及家庭给学生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劳动光荣。中学阶段更注重学生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走进企业、社会,参与社团活动,感受劳动氛围,体验劳动乐趣,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兴趣特长,服务终生发展。

二、优资源,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一是统筹建立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区内优质工业、农业、商贸资源,编制《渭滨区中小学综合劳动实践基地项目规划方案》,开发东南西北四条线路,搭建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平台。首批设立“陕西石鼓现代农业园”“甘庙村花椒合作社”“宝鸡炎帝园苗圃”“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礼文化公园”“任步武书法艺术中心”等13个劳动实践基地,内容涵盖工农商贸等社会生活领域,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广大中小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充分开发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发挥渭滨区工业基础雄厚、企办学校多的先天优势,联合全区各大中型企业成立了一批特色化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凌云小学与凌云集团,东四路小学、长岭子校与长岭集团,烽火子校与烽火集团,宝桥小学、清姜路中学与宝鸡桥梁厂,宝成小学与宝成公司,钢管厂子校与宝鸡钢管厂,秦机子校与秦川发展集团等均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企业成立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活动。企业安排大国工匠、各级劳模为学生作报告,带领学生参观劳动现场。区内其他学校也借助这些平台,开展了相关劳动实践教育活动。

三是盘活闲置资源开发实践基地。利用区内现有资源和废弃厂房、校舍,改造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规划整合区内闲置校舍资源,增设功能部室,完善文化创设,发挥育人功能。晁峪中学现有种植基地约2000平方米,区内宝电子校、职教中心、钢管厂子校等学校组织师生前往开展了城乡共建劳动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目前全区利用各类资源,共建立校园种植、园艺、手工制作等劳动实践基地二十多个,占地160余亩,日常劳动全部由学生、班级进行自主管理,从小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三、优师资,扩充劳动教育人才队伍

一是深挖校内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挖潜,着力培育校内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结合教师兴趣特长,让熟悉手工制作、花卉栽培、茶艺厨艺、机械制造的老师担任劳动课教师,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传帮带,扩大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分年级、分学段开展培训,让劳动教育教师尽快专业成长。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优、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予以适度倾斜,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是外聘行业专家。立足区情,在全市范围内广聘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工程师、园艺师等组成渭滨区劳动教育特聘专家团队,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人才支持。召开劳动教育现场会,当场聘任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车间特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三秦工匠”王汝运,省农业厅葡萄体系岗位专家、市级劳动摸范宋春来等10位同志为我区劳动教育特聘专家,定期开展活动,带动全区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临聘校外指导。各校采取内培外聘等方式,根据劳动教育的不同内容随机临聘相关领域行家里手,开展特色劳动实践活动。相家庄中学、晁峪中学、石鼓小学、清姜小学聘请了农作物种植专家,为学生现场授课,提高了劳动教育针对性,拓展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渭滨中学、职教中心、新建路中学、金陵小学、经二路小学、东四路小学等学校聘请泥塑、剪纸、书法、插花、茶艺等课程老师现场授课,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传承非遗技艺,感受劳动之美。

四、优保障,做实劳动教育要素支撑

1.发挥共育合力。渭滨区以全面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主线,以提高劳动教育质量为目标,在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把促进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作为着力点,将学生校外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积极参与社会劳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努力凝聚家校共识,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劳动实践教育,让家长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指导着和参与者,在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健康成长。

2.加强督导评价。将综合实践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劳动教育重要内容,开足开好,中小学劳动教育周课时不少于1课时。义务教育段三到九年级全部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切实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将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相关股室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管理、服务和引导。初步建立了劳动教育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参加劳动时长、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用评价促落实。

3.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用于劳动教育,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完善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保障劳动教育活动经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下一步,渭滨区将把劳动教育与“双减”要求相结合,将实践作业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减负提质,做强劳动教育品牌,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