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1600521X6/2024-00591 发布机构: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4-04-01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关于征求《关于进一步健全“五零”体系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发布时间: 15:49:04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健全营商环境“五零”工作体系,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根据省市《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2024年)》,区职转和营商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健全“五零”体系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经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定签字后,于4月3日(星期三)上午12时前以书面形式报区职转和营商办(217室)电子版发至邮箱,无意见亦请反馈。






渭滨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4月1日


(联系人:祝婉春 电话:0917-3128368 邮箱:wbqzzg@163.com)




关于进一步健全“五零”体系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健全“五零”体系,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要点的通知》《陕西省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2024年)》《宝鸡市营商环境突破年行动方案(2024年)》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市区决策部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紧扣打造“五优”城区升级版目标,聚焦“两保障三服务”工作任务,持续深化“五零”体系,在全区营造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的浓厚氛围,聚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三张名片,加速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项目服务保障更高效、产业发展生态更优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滨新篇章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政府履约诚信。加强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设,探索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发挥征信市场积极作用,着力解决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损害市场公平交易、危害企业利益等政务失信行为,打造诚信消费投资环境,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投资信心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企业发展舒心。有效落实行政执法检查“白名单”制度,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全面落实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测点作用,解决企业融资用工、创业创新等实际问题,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0%以上,市场主体满意度90%以上。

群众办事高效。拓展提升“渭您服务”品牌效能,高标准建设国家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区,全面推广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周末不打烊”服务,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探索推动政务服务进小区、进商超,加强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服务,让群众办事更高效、生活更便利。

服务意识增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有效结合,充分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对于打造“五优”城区升级版的极端重要性,加强作风能力建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工作人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持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机制保障,深化简政放权“零折扣”体系

1.强化试点改革。巩固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围绕“红蓝章”审批、分阶段施工许可、营商警务、企业服务专员等11项重点任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发挥标杆引领作用,谋划实施更多见效快、可推广的“小切口”改革,推动企业群众办事时间持续压减、满意度持续提升、体验感持续向好。

2.健全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推动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推动更多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加快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坚持以人为本,精准对接群众诉求,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站要整合功能、创新模式,合理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专业服务窗口,除特殊情形外,原则上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3.完善政务标准。扎实开展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区创建,加快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将全部行政许可和行政备案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动态调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线上线下统一业务实施规范。在行政许可、行政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基本要素“四级四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实现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统一,推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事项目录同源、标准一致。

(二)聚焦便民服务,深化办事效率“零延误”体系

4.提升办事满意度。充分发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用,疏通办事堵点、难点,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全面推行“周末服务不打烊”,全区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要优化配置行政资源,逐步扩大延时服务事项范围,合理安排人员力量,确保延时服务期间工作不断、服务不减、标准不降。

5.简化办事流程。完善办事指南,重构办理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落实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人流密集区域试点建立一批群众公共服务站。简化证明事项,编制公布依法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深化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告知承诺事中事后核查。便利群众办理公安业务,做好身份证业务“全程网办”、户籍业务“跨省通办”,推行交通违法处理、驾驶证业务等高频业务“一站式”办理,推进出入境证照办理便利化,确保90%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6.畅通群众诉求反馈渠道。高效推进企业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健全“接诉即办、办就办好”机制,规范工单办理流程,加大督办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办理质效;加强12345热线与政务服务平台投诉建议体系、“好差评”体系、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等业务协同,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持续深化“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等活动,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主要负责同志每半年至少参加1次“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活动,现场体验政务服务便利度。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作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政务服务体验活动,同时邀请企业和群众参加,看政策“懂不懂”、流程“通不通”、服务“优不优”,体验“好不好”。

(三)聚焦项目服务,深化项目建设“零障碍”体系

7.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极简审批”。优化重点项目“容缺受理+告知承诺+联合踏勘”审批流程,社会投资工业、住宅和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等3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平均压减至85个工作日;优化阶段并联审批协同机制,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对全区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具备受理审批条件的重大项目,环评按期办结率达到100%;试点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深化文堪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国有土地“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机制。

8.加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健全完善政银企早餐会,企业家沙龙等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建立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台账,定期开展项目融资对接促进活动;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快配套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以高品质人居环境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人才来渭投资兴业。深化劳动力市场监管,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持续深化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全面推行人社事项“网上办”“提速办”“打包办”,实现50%以上服务事项即时办结。

9.完善项目验收体系。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优化测绘成果资料提交、利用、共享流程,巩固提升“一站式”施工许可、综合竣工验收等改革成效,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前提下,推进分阶段规划许可和联合验收,优化联合验收流程,为在建项目快速交付使用提供保障。

10.全链条服务产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充分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强化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加快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培育创新产业集群。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落实跨境贸易便利化各项措施,促进外贸企业减负增效,加强跨境电商政策宣传和实货监管,积极帮助解决外贸骨干企业实际困难,着力提高商品通关效率。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绘制全区外向型产业地图,建立重点招商目标企业库。加大优质产业培育力度,深化“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11.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为。推行招标投标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推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等交易新模式,实现不见面开标常态化运行;推进数字证书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跨地区、跨平台互认;依法建立招投标领域信用黑名单制度;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投标平台登录、签名、在线签订合同等业务中广泛应用。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探索以信用承诺和工程信用担保代替投标保证金,缓解企业投标成本压力;健全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机制,畅通供应商维权渠道。稳步提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

(四)聚焦涉企服务,深化联企帮扶“零距离”体系

12.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持续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度,优化免费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社保登记、消防检查等工作流程,全面实现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办结;分类推进13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使企业更便捷拿到各类证照并尽快正常运营。推进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办理,进一步降低退出成本,简易注销1个工作日内办结。

13.优化涉企政策服务机制。依托“陕企通”平台,推动国家、省、市、区四级涉企政策统一发布,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才服务、市场开拓、数字化赋能等服务功能,加大涉企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准确分类推送信息,建立对已出台的支持中小微企业相关政策落地执行情况监督机制,促进政策直达快享。继续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持续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支持力度。认真梳理涉及市场主体、项目引进中的减税降费、行政奖励、财政补贴补助等各项优惠政策、产业促进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编制清单、精准推送、及时兑现,对中省市惠企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努力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深入开展政策承诺不兑现专项整治。

14.开展主题式助企纾困活动。深化“双包一解”“两大两促”等联企帮扶活动,为企业经营和项目落地排忧解难;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推动党委政府和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完善联企帮扶和服务专员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持续推动“陕企通”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提质扩容,畅通企业家沟通渠道,及时响应办理各类企业诉求。

15.强化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治理。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等涉及我区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意见的整改落实,确保按时限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以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区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政策落实清障、窗口服务清风、行业治理清源、政商关系亲清“四清”行动。建立健全问题线索核查办理、联动处置、督办问效和集中通报等机制,及时有效回应涉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深入开展“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规问题,全面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开展市场主体满意度评价,每季度开展市场主体满意度评价,跟踪监测市场主体满意度情况。

(五)聚焦法治保障,深化生产经营“零干扰”体系

16.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营造学法尊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各镇街、各部门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积极配合好人大、政协开展营商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审议、专题民主监督和调查研究等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积极探索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等执法模式。

17.推动涉企案件快速办理。推行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推进“互联网+审判”工作,完善企业破产处置府院协调机制,协调指导企业解决破产过程中涉及的企业注销、涉税事项处理、资产处置、信用修复、职工权益保护等有关问题。健全民商事案件律师在线查询涉案信息等机制,进一步提升诉讼便利度;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深化“云上共享法庭”建设,推进诉源治理。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示范判决等金融审判执行机制改革,推动金融纠纷化解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大格局。

18.推进综合执法监管。拓展“一网通管”应用场景,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非现场监管,实现相关监管信息互联互通,持续提高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首违不罚”“轻微轻罚”2个清单;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一业一查”等改革,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

19.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攻方向,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和公共服务体系;依法打击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严厉打击侵犯科研人员、科技企业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0.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严格落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在陕西省姜谭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监督镇街、区级职能部门惠企政策落实、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助企纾困、廉洁自律等落实情况,完善营商环境监测点反馈问题整改机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限时整改问题。

21.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全面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加大政府失信线索监测发现力度,按“即发现即转交”并挂牌督办,持续跟踪办理情况。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责任唯一,责任到人。各镇街、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站位、负起责任,进一步细化方案,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唯一、要求到位,以组织带动、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责任担当,形成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同志亲自抓,业务干部具体干的工作格局,全力推动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二)坚持问题导向,机制创新。各镇街、各部门要坚持以解决企业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创新与企业群众常态化沟通机制,在涉企政策、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形成以需求促政策供给,以评估促服务优化的工作闭环。充分发挥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改革试验田”作用,深化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出台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打造更多营商环境“单项冠军”。

(三)坚持以人为本,精准服务。各镇街、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营商环境关系到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政府形象,事关渭滨发展未来。坚持把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作为第一评价标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坚持从“小切口”入手,在守信践诺上见真章,在公正司法上动真格,在降本增效上出实招,在搭建平台上求实效,在宜居环境上提质效,把每一件小事办实、把每一项实事办好,以量的积累促进营商环境质的提升。

(四)坚持调度指导,考核问效。各区级领导要加强对分管领域改革的协调指导,定期听取各牵头部门工作汇报,深入一线体验办事环节和流程,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改革顺利实施。区职转和营商办要加强统筹协调,认真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问题、研究部署重点任务突破方向。区政府督查室要将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政务重点工作积分制考核,对各任务牵头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比通报。各镇街、各部门要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常态化工作调度、现场会、调研督导、工作报送等各项工作,每月10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区职转和营商办。

 

附件:渭滨区健全“五零”体系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重点任务清单.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