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长者专版 > 基层动态

区农业农村局:“3533”举措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编辑: 渭滨农业农村局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4-08-21 17:21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健全完善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工作机制,采取“3533”工作举措,高标准、严要求管好用好衔接资金安排项目,不断提升衔接资金项目规范管理能力与水平,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优化项目管理,“三档勘论”重可研。结合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实际,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的意见》,围绕项目包装入库、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资产后续管理等环节,强化工作措施,实行“三档勘论”工作法,进一步强化项目前期勘察和可行性研究分析。

二是同向聚力推进,“五个公开”增民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严把入库审查、过程监督、竣工验收三个关键阶段,认真落实区镇村三级公告公示制度要求,坚持“五个公开”,主动保障群众知情权,增强工作透明度。同时,采取“月统计、季督查、定期提醒”督办机制,每月排名通报项目建设进度,联合区财政局每季度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重点事项和阶段性工作发送提醒函、督办函,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此外,对已完工项目及时进行竣工审计和确权移交,规范建立《资金项目台账》和《资产确权台账》,做到项目清、资金清、流向清。

三是厘清资产权属,“三到四清”强监管。建立行业部门、镇政府、村委会三级立体监管机制,坚持“三到村、四个清”原则,进一步加强对已确权移交的项目资产的后续监管。采取“村级季度自评、镇级半年研判”工作法,精准跟踪资产,稳妥有序运行。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委托专业会计事务所对全区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及收益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准确了解掌握资产运行状态,督促资产所有权人加强合作运营跟进,及时对收益进行清算和追索,防止经营过程“跑冒滴漏”,避免资产收益“被稀释”“被消融”,最大程度保障应有权益,确保项目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四是科学分类施策,三色预警防风险。按照“四个一批”原则,对经营性资产进行科学分类,依据存在问题,研判分析安全风险等级,实行“绿色、黄色、红色”预警机制,增强资产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警示提示,做到动态监测管控,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防范到最低限度。目前,全区63个经营性资产运营正常,未发生黄色、红色预警,资产安全、稳妥、有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