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情 > 渭滨概况
渭滨概况
发布日期: 2025-03-25 信息来源: 渭滨区信息中心

渭滨区因地处渭水之滨而得名,是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宝鸡城市文明的主要富集区,行政区域总面积8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3万人,辖5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开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有65个行政村、71个社区。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509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19元、增长7.3%。成功跻身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500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先后荣获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20多项,全省平安区、文明城区、招商引资先进区、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等省级荣誉40余项。

——文化为魂,姜炎文明起源城区。渭滨是姜炎文化发祥地,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区”。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活动生息,中华人文始祖炎帝在此肇启农耕;“中华第一古物”先秦石鼓从此走向世界,辖区先后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7000多件,其中商周青铜禁、散氏盘、石鼓文等珍稀文物被列为国家瑰宝。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坐落于此,馆藏文物1.2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120余件,陈列着何尊、逨盘等百余件国宝重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铁马秋风大散关”等历史典故广为流传。

——工业为根,装备制造创新城区。渭滨是全市工业聚集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要地,辖区工业企业1300多户,军工及民品配套企业占到全市80%以上,已形成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石油装备、电子信息、电力电气、航空航天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姜谭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十强。拥有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个,省市级院士工作站6个,高新技术企业126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户、国家“小巨人”企业7户,建成全市首个互联网产业园、陕西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西北地区最早建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

——商贸为本,丝路贸易节点城区。渭滨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区,是宝鸡商贸金融核心区,辖区聚集三产服务企业7600多户,是西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全区已建成经二路品牌购物、经一路小商品批发、英达路特色美食等10余条特色街区,汇聚了开元商城、华润万家等一批全国知名商贸企业,西北唯一山水度假奥莱小镇坐落天台山脚。汇集各类金融企业60家,初步形成了以经二路“一城两街”黄金商圈为核心,桥南、清姜、姜谭、石鼓为辅的五大商贸组团,构建了“吃、住、行、游、购、娱”融合互促的新商贸格局。

——生态为基,宜居宜业幸福城区。渭滨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辖区78%的面积位于中华祖脉、中央水塔——秦岭的北麓浅山林地,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光秀美,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穿城而过,清姜河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人均公园绿地12.8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6.2%,森林覆盖率56.6%,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居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之列。宝成铁路与陇海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汇,西兰高铁、连霍高速、宝汉高速贯穿全境,是“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枢纽。“渭您服务”获评全国优秀政务品牌,基本养老保险渭滨经验全国推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