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笃行实干,聚力打造文化强区和都市旅游核心区,全区文化旅游事业取得新成效,展现新亮点,呈现新气象。
一是文化惠民春风化雨,文艺创演斩获佳绩。小品《云端孝子》斩获省“十艺节”“群星奖”,美术作品《光·城之新妆》入选省“十艺节”全省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清姜街道入选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街),大散关村获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建成城乡全覆盖的三级应急广播体系,新建城市书房2家,新型公共文化阅读空间6个,开展“送书下乡·服务基层”惠民活动,赠书5000余册,举办阅读推广活动25场次,区图书馆获评“宝鸡市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二是传承赓续历史文脉,文化遗产焕发青春。隆重举办癸卯年海峡两岸同胞拜谒炎帝神农典礼。公布第六批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道为木椎技法、文善王疮疡药膏制作技艺入选市第七批非遗名录,打造“渭滨文博”品牌,先后与省内外多家文博单位合作举办文物展览活动5次,完成石鼓山67件(组)青铜器文物评估定级,公布区级文保单位6处,秦机毛泽东塑像修缮工程顺利完工,成功举办“大户人家—渭滨区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发现十周年特展”,馆藏7件文物闪亮国家博物馆。策划推出青铜器考古盲盒,授权我区15件青铜器入选《2023陕博日历》,扩大了渭滨文化影响力。
三是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旅游消费持续升温。成功举办2023年“渭水神韵·幸福之滨”5大类17项文旅系列活动,发布6条精品旅游线路。参与第十二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第二届宝鸡露营大会暨千车万人游宝鸡启动仪式,举办宝鸡市第三届秦岭玫瑰季、第十二届大樱桃品鉴采摘季、“约会渭滨·乐享清凉”啤酒音乐美食季等活动。结合“引客入宝”行动,先后参加西北旅游营销大会、2023渭河旅游联盟大会、2023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共计10余场次,提升了渭滨知名度。“水木年华”2023全国巡回演唱会、“星耀宝鸡”群星演唱会、香港明星公益慈善足球赛等文体活动,吸引群众10余万人,极大地聚旺了城区旅游人气。
四是全域旅游稳步推进,旅游业态更加丰富。谋划实施49个文旅商体融合项目,茵香河谷口公园等40个项目基本建成。推出3桌特色美食,“姜炎文化宴”荣获全市金奖,“周礼待客宴”荣获优秀奖。策划推出“宅兹中国”饕餮纹钛随行杯、“美丽渭滨”木雕小夜灯等一批文创产品。经一路步行街、新民巷好吃街、茵香小镇等精品街区游客数量和消费人气均创新高。建成工业博物馆5座。太平庄、胡家山两村等7个村入选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户外露营地4处,发展精品民宿10余家、农家乐12户,4家民宿入选市级旅游民宿名录。秦岭四季春田园综合体、品农上川农耕体验园相继开园,神农镇、石鼓镇蝉联省级旅游特色名镇。
五是倾力打造宣传矩阵,文旅推介成效初显。开通“渭滨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设计渭滨文旅形象标识logo,策划推出“渭水神韵·幸福之滨”宣传口号、《遇见渭滨》宣传片和《家住渭水边》主题歌,初步形成融合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文旅宣传矩阵。组织专业团队拍摄了渭滨文旅系列短视频,大力宣传乡村旅游示范村、“网红村”等旅游资源,受到全网广泛关注,浏览量累计超30万人次。
六是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监管效能显著提升。先后开展文旅市场“清浊行动”“扫黄打非”和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剧本娱乐新业态市场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秦岭地区农家乐整治等各类执法检查活动共计50多次,共出动执法人员936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435家次,取缔游商地摊5家,立案查处4起,罚款11000元。完成“双减”及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工作,公示56家年检合格机构,依法妥善处置投诉118起,为确保文旅行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