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基层动态
区农业农村局:深耕“三农”沃野 绘就振兴新画卷
发布日期: 2024-12-26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以坚定信念为笔,饱蘸创新实干之墨,在“三农”画卷上精绘“农业兴区”华章,开启渭滨农业兴盛、乡村秀丽、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为基,稳面增产固根基。多措并举稳定粮食产能,夯实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建立小麦、油菜、玉米示范点各1个,引进新优品种21个,发展科技示范主体20个,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28000亩以上,全年粮食产量预计达到7500吨以上。严防死守自然灾害,围绕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制作发布春耕春播、“三夏”专刊、农业气象服务专报、农业灾害风险预警信息45期,筑牢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控化肥和农药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100%,努力构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赢”格局。

产业兴农,多元发展拓新局。一是特色产业抓培育,围绕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建设,推进“一带三体十园一改”项目建设,推动“渭滨五宝”产业延链,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秦岭瑾瑜玫瑰、晁金儿珍稀食用菌等4个产品入选“宝农优品”名录。茵香河、李家槽、上川3个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胡家山、太平庄2个村推荐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二是集体经济重改革,创新推行“闲置资源+村集体流转+社会资本运营”模式,全面清查全区农村集体资产14.1亿元,建立完善固定资产台账,推广运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网络监管平台,充分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渭滨区秦岭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命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三是农业质量保安全,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和监管工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累计定量监测农产品110批次,合格率达到100%。推广使用合格证27259枚,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312吨,20户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11月底,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增加值5.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位于全市第二。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0元,同比增长7.4%,位于全市第三。

“千万工程”,乡村蝶变换新颜。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成立“百人包抓团”,对全区44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实行分片包抓责任制,定期开展督查通报,持续推进农村“八清一改”行动,累计发动群众19083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647吨,清理沟渠1337公里,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消杀1182次,完成年度175座改厕任务,村庄面貌持续改观。全面深化乡村治理。持续推进村“两委”成员资格联审制度,开展作风提升专项整治,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创建“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4个(高家村、晁峪村、大湾铺村、李家槽村),省级示范村2个(高家村、大湾铺村)。

成果巩固,精准施策守底线。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持续推行“三步协同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模式,严格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2531”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通过落实各类针对性帮扶措施,全区累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51户163人。扎实推动政策落实,全区脱贫户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落实辖区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实现脱贫人口参保和资助全覆盖,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到位,脱贫人口安全住房、饮水全达标。发放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854人34.15万元,新增小额信贷72户300.64万元,累计设置公益性岗位506个,到户项目和收益分红等政策持续跟进落实。雨露计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为全区189名脱贫户学生发放职业教育补助56.25万元。

新的一年,区农业农村局将锚定“农业兴区”目标,坚守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深耕特色产业提质延链、聚焦“千万工程”示范引领、立足项目建设发展动能,深化联农带农机制,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局上下将以如磐初心、勇毅担当,精耕“三农”沃野,奋笔书写乡村振兴新华章,力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时代。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