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坚持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着力破解资源统筹不够、产教融合不深、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通过政策联动、资源整合、服务优化,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构筑产才融合新高地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引、育、用”各环节精准发力,不断提升人才供给质量。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实行“动态周转、精准投放”,为数字经济、职业教育等领域补充编制28名。严格落实“空编必招”,全年公开招录公务员及事业人员24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4人,选派2名专业人才到重点企业挂职锻炼,推动人才资源向发展一线集聚。实施精准靶向引才。围绕传感器、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组织重点企业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上半年引进本科以上人才177人。深化“柔性引才”模式,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柔性引进6名专家教授,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项目指导。布局飞地创新平台。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西安设立渭滨科创中心,吸引长美科技、赛尔斯等4家高科技企业入驻,集聚科研人才及团队100余人,初步形成“西安研发、渭滨转化”的协同创新格局。
二、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聚焦创新资源对接不畅问题,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创新“校招企用”机制。创新实施“科技顾问”制度,为华瑞思、普瑞思等2家重点企业匹配高校博士、教授,提供常态化技术支撑。组织29家企业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技术对接,推动赛尔斯公司与西安工业大学共建校企实训基地,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建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共建研发平台,宝石管业在西安设立博士工作站,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获评省级专家工作站,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举办高端学术交流。成功举办“人工智能+遥感科技”应用创新座谈会,邀请20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围绕卫星遥感、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开展研讨,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优化人才服务生态,营造近悦远来新环境
着力提升人才服务效能,强化政策激励,打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强化金融政策保障。举办科技金融政策培训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科技型企业协调发放贷款18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创新初期的资金压力。畅通人才服务通道。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定期开展企业家沙龙、联谊交流等活动。高效完成546名人才“宝鸡优才卡”审核工作,协调解决人才配偶工作调动、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20件。加快人才政策兑现。严格执行各级人才政策,为149名人才及团队发放各类补助529万元。召开全区政策兑现大会,以务实举措彰显区委、区政府重才爱才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