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传来喜讯,渭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今年6月1日起每人每月提高37元,所需资金由区财政全额补助。提标后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180元,6月份平均养老金203.3元,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惠及辖区13499人。
近年来,渭滨区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人,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养老金提升和发放“保驾护航”。
一、落实代缴、养老金提升有保障
通过上门宣讲、入村摸底,构建残疾人、低保户、特困群体代缴保费“救助圈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2021年落实各类代缴政策1896人,代缴金额12.96万元,有效增加了个人账户金额积累,为养老金提升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优质服务、养老金发放快、准、捷
待遇领取人员年检利用手机APP在家完成;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经办人员上门服务。养老金审批严格执行待遇预审、审核联系、审批反馈三项机制;全面通过基金财务信息系统、金融管控平台进行审核、审批、支付、对账等操作,实现养老金发放快、准、捷。
三、集体补助、养老金提升有持续
2021年,渭滨区全国先行,率先开展了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华社《内部参考》、《半月谈》进行了专题报道;2021年7月30日,原市委书记惠进才做出了“请认真关注渭滨经验,尽量完善成可复制的好办法”的批示。截止目前,已在石鼓镇相家庄村、党家村、石坝河村全面展开了试点工作,三村参保缴费1266人,集体补助资金52.04万元,为养老金持续提升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