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渭滨区一季度农业生产平稳向好
发布日期: 2024-04-26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今年以来,渭滨区认真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抓好农业生产,有力有效推进特色产业持续壮大,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开局良好。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71万元,同比增长2.9%;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2954万元,同比增长3.1%。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越冬作物长势喜人。一季度持续雨雪天气,有效补充土壤墒情,为越冬小麦、油菜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有利于返青,苗情喜人,为油料、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蔬菜生产稳中有升。一季度蔬菜种植面积790亩,较上年同期增长5.1%,主要品种以黄瓜、四季豆、大葱等蔬菜为主。蔬菜总产量264吨,增幅4.8%。草莓产量8吨,较上年同期增长8.6%。

3.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一季度生猪、牛、羊、家禽出栏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8%、3.9%、7.4%、4.9%;生猪、牛存栏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6%、4.3%;羊、活家禽存栏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49.4%;肉类总产量303.5吨,增长14.1%;禽蛋89吨,下降20.8%;生牛奶229.7吨,下降7.9%。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我区农业生产还是大多靠天吃饭,低温、冻雨、大风、冰雹对农作物生产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二是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较为缓慢。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大棚蔬菜、日光温室种植基地面积比较小,未形成规模化种植,缺少能够带动大量农户扩面增收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难以有较大提升。

三是畜牧业发展压力较大。畜牧业生产基本上是小规模饲养,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极大压缩着养殖效益,导致部分散户、小养殖户的养殖意愿下降甚至直接放弃养殖。      

三、建议

一是提高农民的防灾意识。通过实体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防灾意识,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推广农业保险,提高保险意识,鼓励农户应保尽保,减少灾害损失。

二是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统筹协调财政补贴力度,加大对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建设集中连片设施农业,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更新旧的设施,积极推广使用寿命长、投入成本低、抗灾能力强、控温效果好的设施大棚,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确保设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三是增强畜牧业生产积极性。三月以来,国内猪肉行情回暖,要加大落实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持续支持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养殖户抢抓时机、提振信心,扩充存栏,加快出栏,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积极发展。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