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任,今年3月您提出的企业职工通勤、物业、停车等问题我们已全部办结,以下是办结清单,请多提宝贵意见”。渭滨区营商环境监测点在办理完园区企业陕西中创精密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反馈问题后,第一时间向该企业负责人送去了问题办结清单。
“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渭滨区坚持把企业群众满意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第一标准,从“小切口”入手,在陕西姜谭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设立全市首个营商环境监测点,以“三张清单”构建问题处置责任闭环,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问题清单”列出来,“开门纳谏”察实情。以监测点企业为基础,出台《渭滨区营商环境监测点制度(试行)》《渭滨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明确15条政商交往行为准则,向监测区域内115家企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开展靶向监督,倒逼作风提升。建立“联络员网格化”助企服务机制,定期走访企业,及时发现以权谋私、干预市场、不讲诚信等6方面影响营商环境负面行为。同时,从监测区域内企业选聘省、市、区级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动态收集和发现营商环境领域问题,让监督“探头”直达一线。
“责任清单”定出来,“精准施策”出实招。建立“问题交办+问题承办+问题督办+领导调度”的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三办一调”工作机制,监测点梳理汇总各类问题诉求,形成责任清单,按照职能分工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各承办单位综合运用沟通、协调、联办等多种举措,能够立行立改的一次解决到位,短期不能解决的分步实施。区纪委监委、区职转和营商办定期督促掌握问题办理情况,区级领导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调度机制,确保交办问题妥善处置。
“效果清单”晒出来,“民主监督”求实效。渭滨区坚持行政监督和民主监督双向发力,企业反馈问题办结后,监测点第一时间向企业呈送办结清单,征询企业办理结果满意度。同时,区级领导每季度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邀请园区企业代表列席,当会反馈上季度企业诉求办理情况,听取企业代表意见建议,形成问题流转、办结、反馈闭环机制。目前,先后通过监测点有效破解陕西中创精密职工通勤、通力药玻燃气、双峰氧气产业升级厂房、聚瑞芯环评审批等难题40余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