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营商环境
渭滨区:夯实“三圈”驿站基石 擦亮“‘渭’您服务”品牌 打造渭滨政务新高地
发布日期: 2024-12-06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一、案例概述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渭滨区通过整合基层场地、部门职能、人员力量、经费保障等,开启“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新模式,探索在园区、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建立政务服务驿站,通过数字赋能、集成办理,实现企业和群众高频事项就近办、一次办。

二、实施背景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要积极探索创新政务服务便民化措施,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2024年2月28日,市委书记杨广亭调研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时,在渭滨区行政审批大厅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支撑力,坚持以人为本,精准对接群众诉求,整合功能、创新模式,加强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服务,让群众办事更高效、生活更便利。渭滨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服务民生为宗旨,通过建设政务服务驿站,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化、品牌化、效能化、多元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精细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擦亮“‘渭’您服务”政务服务品牌。

三、主要做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渭滨区聚焦企业群众高质量发展需求,拓展延伸政务服务阵地,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工业、商业、人口密集的“三圈”(园区、商圈、社区)打造引领型一站式助企便民政务服务驿站,为“三圈”企业、群众提供零距离、全方位、全要素的贴心服务,实现“身边事、身边办、就近办、自助办”。

1.聚焦需求,分类施策定清单。坚持“因地施策、个性定制”的原则,按照不同服务对象的办事需求特点,分类开展调研问效,分别在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集中度高的姜谭工业园区、经二路商圈(人民商场)以及宝桥、宝管、渭工路社区设立政务服务驿站,确保企业群众在哪里,政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做到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服务。同时,差异化、个性化制定服务事项清单,将商事登记、工程项目、税务、劳动就业、医保等105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驿站受理范围,通过设立法律服务、劳动就业等自助服务设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等方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涵盖政务事项办理、项目审批、政策兑现、政企互动等“一站式办理”服务,提高驿站服务精准度。

2.拓宽渠道,线上线下快审批。聚焦企业群众所需,积极探索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向基层延伸的新路径,着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线上线下融合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推出“VR审批样板间”,积极推进政务服务网、“秦务员”APP、实体政务大厅多元融合,围绕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事项和长链条事项,全场景制定事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先后分三批梳理110项行政许可事项上线“秦务员”、爱渭滨APP,实现办件信息实时共享、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9.23%、压缩时限84.74%。

3.优化服务,帮陪代办提效能。成立由行政审批和驿站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帮陪代办”服务专队,通过“提前介入”“超前指导”“全程代办”“上门服务”等模式,由各政务服务驿站工作人员负责协助收集企业审批申请材料、采集企业困难诉求、征集意见建议、提供咨询辅导等工作,确保驿站对“三圈”企业和群众辅导、帮办到位。自今年10月份驿站建成以来,已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全流程帮办陪办服务40余次;为医护人员“零材料”办理医护人注册登记24件;建立全区重点工程项目审批服务台账19份;针对特殊及复杂审批事项,提供“远程视频踏勘”在线办件指导16次;为居民办理社保、医保等公共服务事项230余件。

四、亮点成效

渭滨区政务服务驿站建设以区域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为重点,突出利企便民特色,扩大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范围,提升了政务服务质效,驿站成为了政府服务企业群众的桥梁,有效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建设政务服务驿站不仅简化了企业和群众的行政负担,还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五、经验启示

渭滨区政务服务驿站的建设是按照营商环境最新要求打造的引领型一站式助企服务站点,致力于为“三圈”企业、群众提供零距离、全方位、全要素的贴心服务。

1.供需精准对接。驿站秉持“一园一策”原则,依需而行,个性化定制服务事项清单,实现精准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群众“多头跑、重复跑、盲目跑”的问题。

2.整合审批职能。驿站采取“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对重点、难点事项建立“一对一”即时联络机制,确保审批效率。

3.提供帮办代办服务。驿站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设立帮代办服务队,强化衔接协调,采取“提前介入”“全程代办”“上门服务”等服务模式,确保对企业和群众辅导、帮办到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