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区医疗保障工作总体思路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区委第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建设全民、法治、智慧、惠民、清廉“5个医保”,全面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渭滨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强化政治引领
1.持续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促进党建与医保业务深度融合,确保全系统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一致。
2.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强化统筹推进,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3.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全面提升舆情发现力、研判力和处置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筑牢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二、落实全民医保
4.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巩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责任共担”的参保缴费工作机制,加强参保政策宣传,实施精准参保扩面,聚焦重点人群、关键环节,强化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实现应保尽保。
5.扩大参保覆盖范围。建立参保缴费分级包抓责任制,重点关注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及大学生、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参保问题,全力抓好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经济试验区和高校参保工作,持续巩固参保覆盖率,确保5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参保任务。
三、加强基金监管
6.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宏观管控、现场执法和精准打击力度,积极配合开展飞行检查并实施“回头看”,落实举报奖励,曝光典型案例,强化社会监督。加强与财政、卫健、监察、审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协调,推进反欺诈模型建设,抓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巩固医保监管高压态势。建立常态化、全覆盖、多层次监管体系,确保定点医药机构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7.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医保法治建设,健全医保监管核心制度框架,加强全系统干部普法宣传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论证机制,加强对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持续推进基金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基金监管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四、打造智慧医保
8.建设医保数据应用“专区”。扎实推进医保数据“两结合三赋能”,积极实施医保数据应用“专区”建设,加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主动适应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异地就医结算政策下的医保管理,落实各项数据标准规范,提升医保数据应用、支撑能力。
9.推进“三电子两支付”应用。强化平台运行维护,做好医保编码动态维护,深化编码标准在医保信息系统和各业务环节的应用,全力保障国家和省、市级医保信息平台落地运行。全面推进“三电子两支付”建设应用,指导医保定点医药单位完成电子处方中心接口改造和系统对接工作,提高医保智能化应用水平。
10.强化医保信息化应用。建立健全医保信息平台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智能预警能力建设,动态监测定点机构、就诊患者、医疗费用、基金运行等关键数据,筑牢数据安全防线,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五、提升经办效能
11.优化经办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互联网+医保服务”建设,探索线上线下事项办理联审联办机制,实现高频事项网办率达到90%以上。提高群众异地就医体验,探索开展特药省内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加强异地就医费用监管,持续完善异地就医智能审核应用。
12.完善经办网络。积极创建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窗口示范点,形成标准化医保经办大厅建设方案,建设标准化医保经办大厅,下沉医保服务资源,争取经费支持,实现基层医保服务网络全覆盖。
六、深化医保改革
13.优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将符合条件的一级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病例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范围,做实特病单议工作,探索日间手术支付,提升精神类疾病按床日付费管理成效,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14.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配合完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做好2023年版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医用耗材支付机制,支持“秦药”创新发展,优先将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全力保障群众健康需求。
15.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省际联盟)组织药耗集采中选品种落地执行,常态化实施短缺药品异常高价和配送情况核查处置,落实国家集采药耗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药耗阳光挂网采购政策,提升公立医疗机构药耗网采率,实现药品网采金额90%、医用耗材80%以上。结合“千万工程”实施,推动“以镇代村”药品集采工作,力争年内80%以上的村卫生室配备集采药品。
七、健全规章制度
16.优化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医保待遇清单制度,探索建立基本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提高居民大病保险报付比例,优化医疗救助政策,完善门诊共济和门诊慢特病政策,加强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落实生育医疗待遇,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17.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金预付收支、风险预警防控、协议管理等制度。加强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完善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质量管理办法,严格定点准入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评先树优”,对定点零售药店“评星定级”,全面规范医保制度运行。
18.建立联动机制。建立与卫健、财政、审计、公安、纪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统筹解决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医保制度平稳、健康实施。在医保系统内部推进“局办一体化”“重点工作专班化”,组建覆盖“管”“办”的参保缴费、基金监管、宣传培训等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八、推进乡村振兴
19.加强政策宣传。紧盯当前信息获取主要途径,巩固院内宣传、义诊宣传、资料宣传、微信宣传等传统宣传成效,创新开展短视频、情景剧、快板、秦腔、民谣、诗歌、对联等宣传方式,加强与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的协调联系,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医保宣传队伍,进一步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和认可度。
20.落实保障措施。按照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三项”工作机制,规范建立动态监测预警台账和帮扶台账,准确上报监测数据。落实特殊人群参保资助待遇,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参保台账,确保困难群众全部参保。落实困难家庭重病患者医疗救助,在“三重保障”基础上,持续巩固爱心企业、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帮扶成效。
21.做好定点帮扶。认真落实省、市、区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做好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选派轮换、指导管理,全力落实帮扶措施。关心支持驻村同志,协调解决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各类待遇,搭建好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
九、打造医保队伍
22.强化干部培养。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优化队伍结构,科学化、常态化统筹抓好能力素质培养锻炼,建立“医保工作大比拼”“经办业务大练兵”长效机制,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大力选拔德才兼备、忠诚担当的优秀干部,为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23.建设清廉医保。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廉洁机关建设和医保廉洁文化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筑牢倡廉反腐制度防线。结合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主动配合和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形成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24.转变工作作风。树牢实干实绩意识,坚定“勤快严实精细廉”思想,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把从严管理和鼓励担当统一起来,加大干部考核力度,打造作风优良、敢做善成、堪当重任的医保队伍,真正履行好保障民生福祉的职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