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营商环境
借鉴衢州经验 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日期: 2024-09-06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为认真学习研究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最新指标内容,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取得实效。近期,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了两期“宝鸡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业务培训班”,各县区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分享培训心得体会。现将我办工作人员金熙雄培训心得体会予以分享。

衢州在顶层设计、涉企诉求解决、高效服务群众方面表现出色,如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出“企呼我应”平台,打造政务服务综合体等。对比衢州:我们存在涉企问题全流程闭环解决机制有待完善,推动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办有困难,镇(街)、部门创新改革积极性不足等问题。三点收获:在顶层设计方面。当地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率先提出“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目标,成立由市长直接分管的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强化部门联动、市县联动,按照“攻坚专班化、任务清单化、督查定期化”工作模式,推进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实现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点谋划、高位推进。在涉企诉求解决方面。浙江全省率先推出“企呼我应”平台,建立企业诉求归集“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工作机制,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涉企问题高效处置闭环,立足当地工业园区面积大、经营主体多现状,因地制宜在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建设了一批“亲清助企中心(站、室)”实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全流程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在高效服务群众方面。衢州把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打造了集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专区、亲清会客厅等各类业态于一体的政务服务综合体,出台了政务综合体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形成包含好差评、评优奖先、服务礼仪、标准化内训等108项积分制考核评分标准,实现了全市政务服务同一标准、统一规范。

下一步工作打算:聚焦规范化,在助企纾困上下功夫。立足营商环境监测点,以“三端应诊”助企纾困模式为抓手,打通整合企业服务专员、“码上举报”、12345等涉企诉求反映渠道,建立规范涉企问题分级、分类、分层解决机制,推动受理、交办、处置、反馈、办结等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聚焦标准化,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立足渭滨区2+8+N区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在服务窗口现场管理、政务服务标准、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同时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秦务员”“爱渭滨”等APP,推动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持续深化综合性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健全帮办代办体系,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等服务,不断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感和便利度。聚焦差异化,在亮点打造上下功夫。用足用好宣传专栏、政府网站、工作简报等媒介,持续加大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宣传力度,在全区上下营造“人人都是营商主体”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镇街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性,鼓励全区上下结合行业领域不同特点,聚焦企业群众所盼所需,围绕柔性执法、营商警务、项目审批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探索更多差异化、特色化的小切口改革事项。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