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蔡博成
宝渭文旅函〔2025〕15号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广渭滨区商旅融合的建议》(第3号)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以来,渭滨区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打造渭滨“夜经济”,全面加快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步伐。利用春节、五一、端午、中秋等节假日,策划组织开展全区性大型文旅活动20场次。坚持注重文化元素深度植入,突出游客文化体验,以秦腔、歌舞、书法、美术、摄影、非遗各类展演,吸引游客前来。同时加快核心景区建设,大力实施晁峪河乡村旅游综合体建设,晁峪上川3A景区创建完成。积极与中铁宝桥公司,现已完成炎帝陵景区股权回购,完成炎帝陵、大散关景区整体提升方案,同步开展招商引资,与中红旅旅游开发公司达成初步投资意向。
二、办理情况
接到您的建议后,我们认真分析建议精神,领会建议意图,细化办理措施,强力推进。
1.关于您提出的“突出地方特色,首先做大、做响和做精炎帝陵、天台山、大散关三大文化品牌……”的有关建议。我们先后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资源普查、全区文旅资源普查工作,通过专业团队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重新实地调查、全面评估,对擦亮“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品牌提供数据依据和支持。围绕炎帝陵景区,局党组中心组全程对接中铁宝桥公司,聘请专业咨询律师,经过一年努力,依法依规走完股权收购流程,即将由区文投公司对炎帝陵景区全面接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理顺管理机制,真正盘活景区资源。加快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总规报批进度,已完成天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改,并按照程序上报国家林草局。大力发展研学项目,2024年以来,渭滨文投公司开辟6条研学线路,以研学项目“引客入渭”4000人次,并不断优化研学线路。
2.关于您提出的“高起点、大手笔包装精品项目……”有关建议。我们持续推进鸡峰山、炎帝陵、大散关创建4A级景区,加快六号工程和青铜器博物馆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续建项目,其中,六号工程秦岭声音艺术第一谷“秦岭之眼”地基基础施工现已完成,预计年底前建成。即将实施项目3个,在茵香小镇建设博物馆集群,完善渭滨区博物馆展陈设施,目前正在完善设计方案;与陕建古建园林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渭滨区研学(游客服务)中心,完善全区标识体系,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同时大力提升游客体验感,围绕茵香小镇打造都市旅游核心区,精心布局VR体验馆、文旅驿站等业态。2025年春节期间,先后开展戏曲文化惠民演出、年货集会、社火游演等活动,参与陕甘宁文旅联盟,参加2025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聚集人气,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3.关于您提出的“多举办大型文旅活动:例如登天台山、炎帝陵祭祖……”有关建议。我们以大型文旅活动策划实施为抓手,紧盯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每年会高规格策划实施采摘季、寻根游、田园游、民俗游等大型文旅活动。先后举办了2024年春节文化活动、十三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陕西省夏季“村晚”示范展演、甲辰年海峡两岸同胞拜谒炎帝神农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大型文旅活动。2025年春节期间,邀请西安易俗社在宝鸡火车站戏曲演出,邀请广东潮汕英歌舞前来为社火游演助兴,组织“灵蛇献瑞”年货集会、象棋擂台赛等大型活动。同时,每年清明节、农历七月七日,在炎帝陵举办炎帝祭祀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参与。
4.关于您提出的“多方式强化宣传,通过定期免门票……”有关建议。渭滨区大力实施“引客入渭”计划,邀请自媒体,积极“走出去”旅游宣传推介。2024年,借势天水麻辣烫热度,赴天水现场赠送渭滨景区门票,推介“老古家”宝鸡辣子铜火锅,吸引省内外游客来渭品尝打卡。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宝鸡融媒、宝鸡文旅等媒体一体联动发布渭滨景区、人文特色的稿件、短视频。2025年春节期间,先后邀请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宝鸡日报等30余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采访报道春节文化活动,央视网、今日头条、腾讯视频等30余家大型媒体主流媒体平台报道转载,点击量超80万+。每年法定节假日、宝鸡银杏音乐节、马拉松比赛等活动期间,联合市局推出凭高铁票免景区门票、街区商家打折促销等活动。如2024年宝鸡银杏音乐节期间,制作发布渭滨旅游攻略,推出5条旅游线路,志愿者为乐迷提供旅游、交通等咨询服务,安排发往渭滨摆渡车94辆次引流5000余人,旅游接待及服务保障得到歌迷点赞,实现旅游人数持续攀升,文旅消费大幅提振。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三横三纵”布局,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兴商、商体联动”的工作思路,加速推进文旅商体融合产业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夯实文旅融合基础。抓实项目储备及实施,积极申请后续专项债资金,高标准建设完成“六号工程”文化旅游项目,完善城市书房(屋)10座。推进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建设,依托茵香河、清姜河、晁峪河三带,打造了3个乡村旅游综合体,构建起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2.宣传推介外塑形象。制定宣传推介渭滨的“一事一议”奖励措施,吸引自媒体、网络大V、主播等社会力量,和传统媒体“双管齐下”,每逢重大节庆,提前制定宣传攻略,引流方案、重点旅游线路、攻略,确保文旅活动时间、地点、场次信息游客知悉。利用宝鸡“周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大型音乐节、演唱会、马拉松、足球赛契机,引客入“渭”,精心布局,文化赋能引人来,消费业态留住人。
3.文化挖潜打造旅游IP。深度挖掘炎帝文化、非遗文化、抗金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内涵,讲好渭滨故事,打造旅游IP。指导区文投公司围绕重点文化传承,开辟旅游线路,带动旅行社等社会力量,大力开展研学游、团队游,壮大渭滨旅游产业,尽快建成我区游客服务中心。改进服务,拓展业态,打造文化IP,实现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最后,感谢您对渭滨区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刘海鹏,电话:0917-3128510)
宝鸡市渭滨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