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渭滨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4年寒假校外培训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信息来源: 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 2024-01-16 14:55:27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寒假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严防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丰富充实、轻松愉快的假期,渭滨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广大家长朋友发出温馨提示:

一、自觉抵制违规培训

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以“一对一”“住家教师”“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的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以及托管等名义违规开展的校外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开展校外有偿补课,线下培训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有偿开展校外培训的,均属于违规培训。请广大学生及家长自觉抵制并远离违规培训机构。

二、审慎选择非学科培训

为孩子选择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务必“擦亮眼睛”,防止“卷钱跑路”“退费难”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风险。须做到“四看”:一看资质,要选择有办学许可证且在我区公示的“白名单”内的机构;二看师资,核对任课教师是否有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三看收费,收费项目、标准等是否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公示;四看环境,办学场所是否存在场地、设施、消防等安全隐患。禁止选择无证经营的“黑机构”“小饭桌”“托管(托餐)机构”等不具备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作业辅导和各类培训。

三、避免校外培训陷阱

1.请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为实现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教育部建立“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https://xwpx.eduyun.cn),推出了“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实现了“掌上”完成选课、购课、签约、消课、退费等操作。在“APP”上发布的校外培训机构均具备办学资质,请广大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和购买课程时使用“APP”,不要与机构私下交易。若通过其他渠道缴费,将不受资金监管保护。非“APP”上发布的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受有关部门监管,请勿缴费。

2.切勿一次性缴纳大额费用。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超过3个月或60课时费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5000元。同时,家长要仔细辨别培训机构开展的各类优惠活动,谨防机构以“多买多送”“打折促销”等手段进行大额预收费,警惕充值陷阱,切勿一次性缴纳大额培训费用。

3.签订规范培训合同。请家长主动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明确培训项目、培训要求、培训收退费及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不要相信口头约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欢迎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举报隐形变异违规校外培训,区“双减”办将联合有关职能部门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肃查处违规培训行为,坚决防止违法违规、隐形变异培训行为反弹和蔓延。

渭滨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举报电话:

学科类:(区教育体育局 0917-3959301)  

体育类:(区教育体育局 0917-3209095)

文化艺术类:(区文化和旅游局0917-3128277  0917-3128585)

科技类:(区工业和信息化局0917-3128210)




渭滨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