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渭滨区就业支持政策

信息来源: 渭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 2025-11-25 15:57:10

(七)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创业证》)且实现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对首次享受社保补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年龄为准)。其中,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失败时(达到退休年龄的除外),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期满或距社会保险补贴期满不足1年(含)的,可再给予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以申请年度文件规定为准。

办理流程:

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原则,符合条件的个人应在完成参保缴费后6个月内,向渭滨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费和失业待遇享受情况进行内部核查。符合申领补贴条件的人员信息同步录入陕西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申领人员名单和补贴金额等情况在渭滨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经过审核、公示、复核后,补贴资金发放至符合条件申请者本人的社会保障卡。

申报资料:提供基本身份类证明原件或复印件、灵活就业证明或工商登记注册信息等材料。自主创业失败人员还应提供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注销材料。

受理单位: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受理电话:0917-3628288

(八)扩大社会保险补贴:重点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与重点群体(2025届高校毕业生,2023届和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2025年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以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2025年按规定为其新缴纳或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的,按照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办理流程:

补贴采取先缴后补方式,按月发放。企业完成参保缴费后,向区人社部门提出申请。人社部门对企业所属重点行业领域、重点群体身份信息、申请时段内社会保险缴费情况进行核查比对。符合条件人员补贴资金发放至所在企业,由企业及时发放至个人。

受理单位: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受理电话:0917-3628288

(九)公益性岗位补贴:人社部门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每人每月600元,其他岗位每人每月500元。乡村(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劳动保障协理员岗位每人每月800元,其他岗位每人每月400元;按照每人每月15元的补贴标准为岗位从业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办理流程:

公益性岗位用工单位应及时向同级人社部门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经人社部门审核后,将补贴支付给单位。

申报资料:享受补贴人员花名册、基本身份类证明复印件、单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明细表(单)等材料。

受理单位: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受理电话:0917-3128980

(十)劳务品牌创建引领单位一次性奖补:对认定的县区级劳务品牌,带动劳动力等从业人员达500人以上的,给予劳务品牌创建引领单位一次性奖补,奖补上限不超过10万元,对认定的市级劳务品牌同时给予一次性奖补,奖补上限不超过20万元,对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劳务品牌创建引领单位进行奖补,奖补上限分别不超过30万元。

办理流程:

按照《宝鸡市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规定条件和各县(区)劳务品牌实施细则、方案等文件规定条款申报。经人社部门认定后,按照劳务品牌实施细则、方案等文件规定条款落实奖补资金。

受理单位: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受理电话:0917-3128880

(十一)社区工厂一次性岗位补贴:社区工厂以及符合社区工厂条件的就业帮扶车间新吸纳1名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就业并签订不低于1年期限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按每吸纳1名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

办理流程:

企业向人社部门提出补贴申请并提交申请资料→人社部门受理、审核资料、审验脱贫劳动力就业情况→人社部门根据审核情况依据政策文件发放相应补贴。

受理单位:区人社局

受理电话:0917-3218427

(十二)社区工厂租赁费、水电费补贴政策:社区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的,继续实施一次性岗位补贴、场地租赁费、水电费补贴;将扶贫车间改称就业帮扶车间,享受社区工厂相关政策;同时符合社区工厂(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政策的,可选择享受其中最为优惠的一类,不得同时享受或交叉享受二类政策。社区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人数不低于其员工总数1/3的,对其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期限两年。具体补贴标准由县级人社、财政部门制定。

办理流程:

企业向人社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资料→人社部门受理、审核资料、实地核查→符合认定要求后人社部门进行公示、给企业挂牌。

受理单位:区人社局

受理电话:0917-3218427

(十三)就业帮扶基地一次性就业奖补:支持各地将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培育认定为就业帮扶基地。就业帮扶基地新吸纳脱贫劳动力和农村低收入劳动力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的,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对基地(企业)给予一次性就业奖补资金,每年累计最高不超过30万元,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

办理流程:

企业向人社部门提出补贴申请并提交申请资料→人社部门受理、审核资料、审验脱贫劳动力就业情况→人社部门根据审核情况依据政策文件发放相应补贴。

受理单位:区人社局

受理电话:0917-3218427

(十四)一次性扩岗补助: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的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企业,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办理流程:

人社部门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推送一次性扩岗人员数据→企业确认数据→市级人社部门进行公示并拨付资金。

受理单位: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受理电话:0917-3809698

(十五)一次性求职补贴:对在毕业学年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5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办理流程:

各高校应组织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集中申请求职补贴,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公示,在毕业毕业前一年度10月底前,将初审情况(含求职补贴初审表、公示文件、人员花名册电子版、有关证明材料)按规定报送当地市级人社部门。人社部门集中受理,按程序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高校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