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在渭滨区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渭滨区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将渭滨区人民政府《关于渭滨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交大会,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紧紧围绕“夺争树”和“精彩计划”,扎实开展“三争三比”活动,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稳健运行,财政政策更加精准、更可持续,财税改革更具活力、更有实效,为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财政贡献。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我区财政收入预算为56348万元,财政支出预算为110070万元(不含上级专款)。预算执行中,经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9次会议批准,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128462万元(不含上级专款)。
1.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21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8816万元,同比增长7.51%,增收4109万元。
主要收入项目是:
──税收收入43895万元,同比增长0.23%,增收100万元;
──非税收入14921万元,同比增长36.74%,增收4009万元。
2.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86409万元(含上级专款),同比增长3.33%,增支6006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950万元,同比增长0.27%;
──国防支出1406万元,同比增长166.79%;
──公共安全支出4190万元,同比增长56.99%;
──教育支出60148万元,同比增长0.42%;
──科学技术支出646万元,同比下降42.93%;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80万元,同比下降15.7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060万元,同比下降4.11%;
──卫生健康支出12142万元,同比下降12.65%;
──节能环保支出6036万元,同比增长143.88%;
──城乡社区支出16092万元,同比增长3.96%;
──农林水支出12289万元,同比下降2.82%;
──交通运输支出554万元,同比下降52.45%;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8189万元,同比增长224.57%;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8万元,同比下降81.71%;
──金融支出45万元,同比下降65.38%;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35万元,同比增长226.22%;
──住房保障支出9382万元,同比下降13.43%;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12万元,同比下降72.68%;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957万元,同比下降1.85%;
──债务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478万元,同比增长19.50%。
3.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1年,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57969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563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4883万元,各类专项转移支付77455万元;一般债券收入8138万元;上年结转185万元;调入资金379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9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16万元;各项收入总计232991万元。
全年上解支出2164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95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6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6409万元;各项支出总计213483万元。预计结转下年支出1950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70万元。预算执行中,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4900万元,上级专款补助37258万元,调入资金2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63555万元。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1614万元,主要项目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6291万元,专项债券支出249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6万元,专项债券付息及发行费用支出317万元;上解支出137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6298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下年支出57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40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83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570万元。上年结余26186万元,收入总计51587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529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02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226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629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2249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083万元。
(五)政府性债务变动情况
2020年末,全区政府性债务余额22715万元(不含粮食、供销企业政策性挂账)。2021年,我区新增一般债券5881万元,新增专项债券24900万元,新增再融资债券2257万元,偿还到期一般债券2959万元,核销基金会再贷款债务111万元。预计到2021年底,全区政府性债务余额为52683万元(不含粮食、供销企业政策性挂账及抗疫特别国债)。目前,市上新增我区债务限额31426万元,政府债务限额由25976万元调整为57402万元,我区政府性债务规模严格控制在上级下达的限额以内。
二、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紧盯目标任务,做大财政收入规模
一是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全年积极争取各类财政补助资金157969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基本财力保障补助42732万元,较上年增加2995万元,增长7.54%,困难县区补助2374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646万元,各类专项补助77455万元,最大限度弥补财力不足,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提高收入质量。着力扩大税源,联合税务部门,按月做好收入研判,监控重点税源企业纳税增减情况。三是争取政府债券稳增长。全年争取一般债券额度5881万元,争取额度较上年增长50.29%,增加1968万元;争取专项债券2.49亿元,争取额度较上年增长192.94%,增加1.64亿元。
(二)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顶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疫情防控税收减免等政策,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二是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收费清单及公示制度,在政府网站实时更新收费目录清单、收费内容。三是认真落实鼓励激励政策。大力引进总部企业,全年共引进航天宏图、维华创智等总部企业27户,兑付2020年度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十条政策财政扶持资金452万元。四是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印发《渭滨区国有企业党组织议事规则指引(试行)》,完成2户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改制工作,为深化我区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区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守牢三保底线,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把民生保障放在优先位置。一是足额保障个人支出需要,按时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工资、津补贴,严格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公务用车交通补贴、职务与职级并行等政策,足额拨付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医疗保险等,切实维护干部职工利益。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公用经费较上年压缩5%,保障单位基本运转。三是全力保障民生事业。着力巩固义务教育均衡成果。全年共安排教育支出60148万元,其中:下达学前到高中各学龄段的公用经费7732万元,为各学龄段11类困难家庭学生资助资金1845万元,下达渭滨中学、川陕路小学等学校建设补助资金8006万元,全区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加快发展公共卫生健康事业。全年共拨付资金2889万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国家基本药物补助制度、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偿等,全年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372万元,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3158万元。全力保障社会事业发展。落实城乡低保补助、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生活补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33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46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3177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区级补助资金415万元,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
(四)加大支农力度,推进乡村振兴
统筹财力向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倾斜。先后拨付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616万元;农村改厕项目资金917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225万元;救灾项目资金82万元;农业农村工作项目资金793万元;水利发展资金1288万元;渭河流域治理项目资金123万元;秦岭区域小水电治理项目资金417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生态效益补偿、库区移民等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项目资金1045万元;发放村干部补贴672万元,向50个行政村、社区兑付村级办公经费100万元。
(五)优化支出结构,发力重点项目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围绕全区重点项目、科技创新、城乡品质提升等,加大支出力度,增强财力保障。2021年,姜谭工业园区管委会新增政府专项债券6500万元,用于园区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争取1500万元用于高端机床和机器人关节生产项目,推动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新突破。助力打造美丽渭滨新形象,城市管理和绿化美化投入900万元;清姜路沿街建筑立面亮化改造项目投入资金496万元;两河流域综合工程投入400万元;南大门、西大门提升工程共投入1981万元;海棠公园建设项目投入695万元,川陕路绿化提升改造、乡村道路植绿种花、古渔公园、九龙山绿化管护等共投入364万元,推动全区城乡“颜值”“气质”双提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统筹安排395万元文化旅游经费,支持任步武书法艺术馆、广电扶贫和农村文化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等工程,充分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六)加强风险防控,维护社会稳定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拨付渭滨消防大队、卫星消防站、渭滨交警大队共计922万元;拨付渭滨巡防大队辅警工资及保险共计746万元;拨付渭滨公安分局维稳、网安大数据建设、印章刻制服务、建党100周年及“十四运”安保经费、“雪亮工程”建设经费、看守所工作经费等共计1226万元,积极落实扫黑除恶、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经费249万元,助力平安渭滨建设。
(七)深化财政改革,打造阳光财政
一是健全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全面加强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的编制管理,提高综合预算水平,全区各部门均按规定公开了部门预决算信息。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理念和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探索形成了项目确立有目标、绩效目标有评审、项目实施有监督、项目验收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三是做好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云改革。今年,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人员台账系统、单位代管资金系统成功上线,全区所有预算单位(包括各镇街)、所有资金均纳入“云”支付,实现了财政云国库预算管理集中支付电子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目标。四是非税收缴及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我区陕西省非税暨票据管理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新系统已实现缴款464笔,缴款金额达4510万元,可实现微信、支付宝、云闪付、转账、现金等多种方式进行缴款。五是有序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2021年完成采购备案228项,采购规模达7000余万元,节约资金约950万元,节支率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现了“三个首次”:集采项目首次入驻宝鸡市标准化开标场地进行交易;首次在线免费下载标书;首次使用省政府采购网和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同步进行采购流程和公告发布,切实提高了采购效率。
(八)强化财政监管,规范财经秩序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紧扣财政资金安全、使用绩效等热难点问题,围绕预算执行、民生资金、预决算公开、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开展监督检查,加强督办整改,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有力有效。二是动态监控直达资金、乡村振兴资金支出情况。定期同步支付数据,实时监控资金分配下达、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等情况。全年共下达财政衔接资金3616万元,支出3616万元,下达直达资金39668万元,支出37642万元。三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出台《渭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坚持“严控配置、管好使用、规范处置”,构建起“财政(国资)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级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统计等配套监管制度,理清资产的产权归属、管理与使用情况,掌握资产经营和收益入账情况,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台账,推进全区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2021年,全区经营性资产全年可上缴财政收入1728万元,其中委托区招商公司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共23处,全年可上缴财政收入460万元;委托行政事业单位自营的经营性资产共14处,全年上缴财政收入1268万元。五是开展业务培训。先后举办预算管理一体化、政府预决算、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国有资产信息系统、社区和行政村财会人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等培训,参训人数达500多人次,切实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一年来,经过艰苦努力,财政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财税人员顽强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因市上管理体制下划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连年增长,财政收支压力凸显。三是预算绩效约束力不够,部门主体责任意识需进一步增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
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夺争树”导向,深化“一四七一一”战略,聚力“五个率先”“六个精彩”“七新工程”,加快建设西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全区安排一般预算收入61757万元,较上年预计完成数增长5%,增收2941万元。主要收入项目是:
──税收收入46360万元,较上年预计完成数增长5.62%,增收2465万元;
──非税收入15397万元,较上年预计完成数增长3.19%,增收476万元。
2022年,全区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17732万元(不含上年结转和当年上级专款),同比增长6.96%。
主要支出项目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894万元,同比增长6.26%;
──公共安全支出1439万元,同比增长2.42%;
──教育支出46025万元,同比增长19.70%;
──科学技术支出444万元,同比下降9.39%;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39万元,同比增长0.1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124万元,同比增长0.34%;
──卫生健康支出7179万元,同比下降15.57%;
──节能环保支出182万元,同比下降19.82%;
──城乡社区支出9340万元,同比增长5.45%;
──农林水支出5018万元,同比下降3.87%;
──交通运输支出285万元,同比下降0.70%;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397万元,同比下降12.56%;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9万元,与上年持平;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50万元,同比增长33.93%;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09万元,同比增长1.16%;
──预备费3300万元,与上年持平;
──债务付息支出688万元,同比下降12.69%。
按照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综合考虑财政2021年预计结转数和2022年上级共同事权专款预估数(剔除了建设类和补助企业等一次性专款),全区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67275万元(含上年结转和当年上级专款,剔除了建设类和补助企业等一次性专款)。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22年预计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757万元,上级对我区各项补助收入77429万元,调入资金1585万元;上解支出2186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171万元。上年结转预计19508万元,上级专款预估30035万元。全区财政预算不含上年结转和当年上级专款的可支配财力为117732万元(含上年结转和当年上级专款的可支配财力为167275万元)。全区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预计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722万元,为专项债券对应的项目收益;预计上年结转571万元。收入总计1293万元。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293万元(含上年结转),其中:722万元为支付专项债券利息。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2985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601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23841万元。上年结余26293万元,收入预算总计56152万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2710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328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2382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计2904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转收入2083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83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四、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挖潜争收,优化结构确保增量
一是优化收入结构,培植壮大财源。巩固税收主体地位,利用财政手段扩大税收来源,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兴财源,确保全区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二是健全协税护税机制,推进综合治税。依托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规范非税收入缴库行为,提高收缴效率。完善财、税、库、银互动协调机制,强化征管手段,创新征管模式,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紧盯中省财力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支付政策投向,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技术升级等发展重点,协同工信、商务、发改等部门,向上申报工业转型升级、商贸流通、大数据和两化融合等项目,争取更多中省项目资金支持,确保区级财力稳步增长。
(二)突出重点,抓好项目厚植财源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全面落实好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学校建设等领域的财政支持保障,对在建、续建的重点项目所需资金及时拨付,促进产业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形成新的财源。二是科学谋划全区战略布局和产业格局,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等新产业新业态,落实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十条政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常态化开展招商活动,招引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做优创新发展载体,使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产生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总量。
(三)减税降费,聚力支持实体经济
一是积极落实中省结构性减税降费系列优惠政策及收费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国家留抵退税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取消、降低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二是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加快“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三是发挥政策性资金引导作用,撬动金融机构发放涉农及小微企业资金,提高贷款落地效率和服务精准度。引导商业银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有效信息和差异化服务。加大政、银、企合作,建立金融、财税等多方参与的信息平台,打好组合拳,破解融资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四)保底增效,强化预算支出管理
一是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最困难、最急需的领域。二是足额落实区级教育事业配套资金,及时下达各学龄段公用经费和资助经费,确保各教育机构正常运转,为构建全方位教育资助体系提供财政保障。三是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足额配套各类扶持资金支持就业,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做好重特大疾病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乡村振兴、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织密社会保障网。四是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和监督力度,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宜居和社会治理,配合做好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夯实基础,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一是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规范管理意识,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职责,自觉依法管好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二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继续用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对资产数量、质量和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控,为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和信息支撑。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区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加快完成“三供一业”移交收尾工作。规范区属国有企业融资行为,加强债务管理,化解财务风险,加大区属“僵尸”国有企业处置,市场化盘活资产,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妥善安置职工,确保社保费足额缴纳。四是推动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根据区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清产核资等文件要求,指导全区开展统一监管工作,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对所有区属国有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待清产核资结束后,将区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集中由渭滨发展投资公司监管,加强对区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确保区属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六)多措并举,加强专项债申报
2022年全区范围内征集申报符合一般债券申报需求项目15个,包括渭滨中学、川陕路小学、渭滨第一初级中学、区疾控中心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互联网产业园南大门改造等。2022年我区申报经开区科技创新中心、广元南路幼儿园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建设、互联网产业园停车场建设等专项债券项目11个,申报资金额度9.84亿元。要尽快完善项目要素,加大对上对接力度,争取更多专项债券资金,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七)深化改革,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全面梳理预算编制依据和标准,切实提高部门预算编报质量。不断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将有限财力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预算绩效评价,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优化国库支付流程,完善预算执行环节,保证工资、防疫、乡村振兴、单位运转等资金及时支付到位。牢固树立财政运行风险防控意识,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做好限额内政府性债务新增债券申报使用和到期债务化解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2022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本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渭滨区2022年政府财政预算公开报表目录 | |||
序号 |
表 名 |
是否为空表 |
备注 |
表1 |
2022年本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
否 |
|
表2 |
2022年本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
否 |
|
表3 |
2022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
否 |
|
表4 |
2022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总表 |
否 |
|
表5 |
2022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
否 |
|
表6 |
2022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经济分类预算表 |
否 |
|
表7 |
2022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
否 |
|
表8 |
2022年本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总表 |
不涉及,公开空表 |
|
表9 |
2022年本级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 |
不涉及,公开空表 |
|
表10 |
2022年本级专项转移支付分区域预算表 |
不涉及,公开空表 |
|
表11 |
2022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
否 |
|
表12 |
2022年本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
否 |
|
表13 |
2022年本地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
否 |
|
表14 |
2022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
否 |
|
表15 |
2022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总表 |
否 |
|
表16 |
2022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
否 |
|
表17 |
2022年本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 |
不涉及,公开空表 |
|
表18 |
2022年本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分区域预算表 |
不涉及,公开空表 |
|
表19 |
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
否 |
|
表20 |
2022年本地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
否 |
|
表21 |
2022年本地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
否 |
|
表22 |
2022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
否 |
|
表23 |
2022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
否 |
|
表24 |
2022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分区域情况表 |
不涉及,公开空表 |
|
表25 |
2022年本地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
否 |
|
表26 |
2022年本地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
否 |
|
表27 |
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年度预算支出表 |
否 |
|
表28 |
三公经费预算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
否 |
|
表29 |
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
否 |
|
表30 |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说明 |
否 |
|
表31 |
脱贫攻坚专项资金安排情况说明 |
否 |
|
表32 |
政府预算公开空表情况说明 |
否 |
|
表33 |
名词解释 |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