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
2、研究农业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拟定农业产业经营措施,负责全区主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农业生产市场体系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参与组织农产品加工与流通;负责指导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负责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报,掌握、反映农业、农民、农村工作动态与信息。
3、指导全区农村改革、负责制定有关农村改革方案,协调农村改革试验的实施工作,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建设;贯彻落实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政策,协调农村经济利益关系;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加强土地承包费管理;指导农村各项承包合同管理和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管理及审计工作。
4、负责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农业执法监督检查,承担农业行政复议工作。按照国家农业技术标准,组织实施种子、种苗、农药、肥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测和监督管理;管理本区内生产的种子、种苗,农药、有关肥料产品的登记;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各业产品,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的质量监督认证和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负责组织本区植物检疫。
5、负责指导农业资源综合区划与开发利用,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村可能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农业资源保护工作,承担和指导农业重大技术项目及示范区(园)建设,组织农业区域性开发工作;研究实施大型农业工程和农民增收奔小康措施。
二、2018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
(一)、突出结构调整,着力壮大优势产业规模
1、优化生产结构,促进粮食增产。集中打造区域集中、产业聚集、产能稳定的粮食功能区。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精细播种、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措施,提高单产水平,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2、加大扶持力度,壮大果业规模。积极优化区域布局,努力扩大果品基地规模。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推广果园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增温补光、定量挂果、黄板诱杀等各类优果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扶持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包装、分级、储藏、加工上实现增值。
3、提升产业效益,发展蔬菜生产。着力提高优质高效设施瓜菜和“名、优、精、细”蔬菜标准化水平。大力推进“多膜覆盖、高效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五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切实解决好蔬菜季节性和结构性供需矛盾。积极发展露地蔬菜和高山反季节蔬菜,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优势蔬菜产业带,提升蔬菜产业效益。
4、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畜牧生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措施落实,抓好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示范工作,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培育壮大蜂产业,发展标准化养蜂场及中蜂群。淘汰清理违规养殖点,发展牛羊肉生产,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推进农业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二)、突出科技支撑,着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5、集成技术措施,挖掘生产潜力。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夏玉米“一增一晚四改”技术、猕猴桃提质增效技术、设施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引进农业新品种,组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科技素质。
6、强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区、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产业发展服务机制。确定农业技术人员60名,联系6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服务,帮助解决农民在生产经营及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7、抓好园区建设,延伸发展链条。积极争取现代农业园区,强势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继续抓好石鼓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神农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抓好百老泉固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使之早日产生效益,带动农业发展。
8、抓好农业监管,推进标准生产。加强农产品源头管理,重点加强种子、肥料、农药、兽医、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畜禽疫病免疫防控和监督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9、强化信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使信息服务更加贴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10、立足产业发展,培训职业农民。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特别要做好种养大户、农业园区、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主等职业农民主体培训。
(三)、突出产业经营,着力增强农业综合效益
1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我区现有的农业资源优势,举全局之力,一心一意“大招商,招大商”,立足项目上规模,产品上档次。
12、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张生产规模、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
1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为重点,鼓励土地、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集中,增强发展实力,带动规模经营,提高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14、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组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复查换证及推广使用工作,培育农业品牌,着力打造“精品、名牌”品牌效应。并加大对渭滨农业品牌的宣传力度,提升渭滨农业品牌的对外影响力,抢占高端市场销售份额。
15、按照全区脱贫攻坚产业规划要求,全力抓好我区农业产业脱贫工作。
16、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17、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吃透国家、省、市农业项目投资指南,充实项目储备,积极做好良种补贴、农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项目申报工作。实施百老泉现代农业园区、渭滨区栽果建园、晁峪河流域十里油菜花海及脱贫攻坚提升等项目。
18、继续加大农村土坯房拆除力度,全面完成土坯房改造任务。
19、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落实农村改炕等项目工作。
20、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国家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区建设,探索农村财务资产管理模式。加强审计监督,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三、 部门基层预算单位构成及经费管理方式
宝鸡市渭滨区农业部门包括渭滨区农业局及8个基层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别是:宝鸡市渭滨区种子管理站、宝鸡市渭滨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宝鸡公路动物检疫监督检查站、宝鸡市渭滨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宝鸡市渭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宝鸡市渭滨区果树蔬菜技术推广中心、宝鸡市渭滨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宝鸡市渭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部门经费管理适用财政拨款的管理方式。
四、 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渭滨区农业部门总编制99名,其中行政编制10名,事业编制89名;农业部门实有在职人员114人。
五、部门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渭滨区农业部门车辆编制1辆,2005年1月因业务需要更新购车,价值为17.83万元。
六、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说明
2018年本部门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1242万元。
七、2018年部门综合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8年部门收入预算为1224.27万元,较上年减少3.71%,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预算,减少原因是为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人员减少。
(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18年部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为1224.27万元,全部为财政拨款。
(三)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1.支出按经济分类的明细情况
2018年部门公共支出预算为1224.27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基本支出预算1214.5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098.96万元,较上年减少5.81%,原因是事业单位人员减少。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087.48万元,较上年增加9.75%;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1.48万元,较上年减少756.23%;原因是将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中的原有关经济分类科目今年预算编制时进行了调整,调入工资福利支出中。商品服务支出115.61万元,较上年增加7.53%,原因是增加了基层事业单位的公用开支。项目支出预算为9.7万元,较上年增加22.68%,原因是增加了农技员工龄补贴标准。
2.支出按功能分类的明细情况
(1)行政运行(2130101)134.51万元,较上年减少4.52%,原因是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常调资晋档及公用支出定额提高。
(2)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2130106)925.41万元,较上年减少2.94%,原因是事业单位人员减少。
(3)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080505)141.64万元,较上年减少24.55%,原因是事业单位人员减少。
(4)其他农业支出(2130199)22.7万元,是大院管理费13万元和农技员工龄补贴9.7万元。比上年增加9.69%,原因是增加了农技员工龄补贴标准。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2018年本部门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
(六)部门“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
2018 年“三公”经费预算13.20万元,较上年增加20.90%。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13.2万元,较上年增加20.90%主要是基层单位业务下乡增加了车辆费用开支。
2018年会议费预算0.2万元,较上年下降140%,原因是严格执行会议费管理办法,压缩会议规模和次数,对会议费预算进行压减。
2018年培训费预算4.10万元,较上年增加85.37%,原因是加大了农村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产权改革培训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训力度。
(七)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18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34.20万元, 较上年增加了33.33%。
(八)政府采购情况
2018年本部门政府采购不做专项预算,具体将根据中省市区下达的项目计划情况再进行政府采购备案。
八、2018年专项资金预算说明
2018年本部门专项资金安排:农技员工龄补贴97000元(渭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为符合条件的农技人员发放工龄补贴)。
九、专业名词解释
(一)“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以上内容已经保密审查和部门负责人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