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首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渭滨区上下围绕“六稳”“六保”,认真落实惠民利民政策,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特点
1、总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2021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33元,同比增长6.8%,人均收入首次突破4万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总量高于全市2692元,高于全省720元;增幅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速度趋缓。
2、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3998元,同比增长6.6%,占可支配收入的58%,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依托来源。
3、经营净收入带动性增强。随着各项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的效应叠加,全区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私营经济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带动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074元,同比增长12.2%,占可支配收入的10%,
4、财产净收入贡献减弱。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802元,同比增长1.8%,占可支配收入的4%,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拉动作用最弱,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5、转移净收入占比逐步上升。转移净收入主要是养老金和退休金、惠民政策和各类医疗报销费等,本期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1559元,同比增长6.1%,占可支配收入的28%。
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建议
从对比分析来看,当前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后劲不足、四大项收入不均衡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2022年,要在创新增收方式、拓宽增收渠道方面狠下功夫,从而实现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
1、提升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报酬。一是围绕培训需求和意愿,以掌握专项技能和初级技能为目标,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引导性培训等,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普通从业者转型为技术从业者,从而提高劳动报酬;二是提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大力落实自主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及时、多渠道发布招工、用工信息,让就业者充分了解相关信息,提高城镇居民创业、就业率;三是要继续关注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家庭,因需设岗、因人设岗,多开发人岗适宜的企业岗位、公益性岗位,促进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增收。
2、强化引导服务,支持收入增长。一是加大本地金融市场建设,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不动产市场稳步发展,增强居民理财观念,激发居民多样化投资,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二是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创业环境,对于调查户中的经营户,各职能部门随时关注其经营状况,协助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困难,督促其如实记录收支情况,做到应统尽统。
3、部门通力合作,全面助力增收。职能部门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落实相关扶持政策,解决城镇居民增收面临的问题,及时报送增收材料;统计部门实时监控数据质量,注重分析城镇居民收支状况、消费结构变化,加强数据质量管控;调查员平时要注意观察和收集调查户的相关信息,多下社区访点入户,拉家常、算收支,确保所有收支应记尽记,切实提升数据质量和记账水平。